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 孙作良
[导读]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多个方面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孙作良
        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130000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多个方面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基于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应尊重学生需求,科学分组;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奠定合作探究基础;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科学评价,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数学学科知识点逻辑性较强,且比较抽象。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对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产生不利影响。而课程改革后教师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之后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接下来本文就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话题开展研究。
1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
        根据教育部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合作探究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师原有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1]。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如此一来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教师则发挥自身辅助作用,最后解决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是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团结合作,发挥学生内在优势,是开放式教学法的一种,学生在团结合作中自身天赋得到发展,从中掌握了更多学习技巧。其次,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中经历了自我发现、自我探究和自我感知的过程,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发掘能力。最后,合作探究教学的应用重点关注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可在活动中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综合素质发展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生学习更主动。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当前阶段合作探究教学法已经成为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一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意义:
2.1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使教师教学观念发生较大的转变[2]。一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为辅助的落后教学观念发生较大的改变,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从以往的课堂主导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成为学习课堂主体。
2.2有利于培养学生多个方面能力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对学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问题探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过程和结果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这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学生在合作中与其他学生互相分工,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
2.3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学生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可有效的分析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可以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水平[3]。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学科起到有利的影响。
3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现存的问题
        根据当前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实际情况可知,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标,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让班级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担任领导者的角色,这样一来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只能充当观众。这个故操作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但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其自尊心却被挫伤,并不利于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部分教师仍然深受传统影视教育理念影响,在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时仅是让学生探讨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的问题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对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更不可能提高学生合作探索能力。其次,教师在设置合作主题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很难发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4-5]。
4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针对当前阶段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策略,发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4.1尊重学生需求,科学分组
        教师在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时要注意科学分组,尊重学生需求。首先,教师要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和个性。其次,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群体间的同性质和群体内部的异性质合理分组,其中,群体内部性质旨在调动学生个性,重点关注学生优势,这是实现优生教学目标同质性的关键,平衡团队成员的能力。学生团队合作者中公平竞争,且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的关键。如此一来,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为了某一个目标团结一致,共同进步。

比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按照上述原则将学生分为4~5人一个小组,其在此之后给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小华要给自己的朋友寄一封信,总共需要花费3.8元,但他有两种面额的邮票,即六角和八角。小华各需要多少张两种面额的邮票才能成功寄出邮票?在此之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如此,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并解决此类问题,这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2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奠定合作探究基础
        合作探究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且踊跃发言,但这的前提离不开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具体来说可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转变自身地位,主动融入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习乐趣[6]。其次,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地位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学习和思考中遇到的困难,给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和探究热情。
4.3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学科具有枯燥、抽象、难懂等特点,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时可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以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知识点为例,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挥游戏的作用让学生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7]。笔者在课堂上组织了“报坐标”和“标点”的游戏,游戏规则为:两个学生为一组,其中一个学生随意说出一个坐标,另一个学生则是快速在黑板上快速且准确的标出相关位置;反过来,一位学生随意指出一个坐标点位置,另一个学生则需要快速报出相应坐标点的坐标。课堂开始时同学们在参与游戏中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此外,笔者还将同学们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并以某一个成员座位为基础形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排右边方向为轴,第二列的前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其中一小组成员负责说出某一个学生的坐标,相应的学生则需要站起来。如此,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所学内容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不仅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4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组织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时可适当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动力。为了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在课堂上的作用,教师应立足学生特长和兴趣选出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加强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数学素养在互助、合作中不断提高[8]。以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让学生分组自主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表格整理数据。这个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方法调查班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之后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不同区间身高的人数和体重,之后通过统计图生动形象地反映收集到的数据。如此,学生不仅参与了组织活动,而且自身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有效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4.5科学评价,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尽可能应用量化评估的方式,除了关注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之外还要加强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除了关注集体合作成果外还要关注个别学生反思,全面量化评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除了客观评价学生之外还要提高评价内容的详细信息,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看到自身优缺点,体会成功的乐趣,并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步弥补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学会小组合作。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后评价学生,具体可从几个方面评价:一方面,以小组为维度选出在课堂上表现优异的学生,肯定学生表现得好的方面,比如团队之间配合度高、学习主动、分工明确等。这些都是小组合作意义的重要体现,还突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9]。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表现优异,但组内成员团结一致,在共同合作中取得进步。另一方面,评价组内的某个成员。优秀的小组中也会有表现相对偏弱的学生,表现一般的小组也会存在优秀的个人,教师要给予学生公平的评价,挖掘学生闪光点,发挥评价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大量的教学经验均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之外还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更好地为数学学科教学服务,最大程度发挥该教学方法的价值,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伯法.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学周刊, 2017, 25(25).
[2]张春凤.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238-238.
[3]邓艳霞.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21):44-44.
[4]王钧.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明日风尚, 2018(8):164-164.
[5]邢胜菊.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20(1):208.
[6]方青山.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4):112-113.
[7]尹从军.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3).
[8]吴彩云.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6):237-237.
[9]张立辉.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