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启荣
广西南宁市马山岭南中学 530600
【摘要】在中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与关键。随着中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农村初中学生德育工作建设十分重要。它可以逐渐改变农村初中应试教育模式的方法,积极推进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工作 农村初中 班主任
青少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德育教育能够促进他们的三观建设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学德育教育的开展迎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农村初中德育教育要作。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因班主任参与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等方面,对班级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起着的有效促进。但将班主任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应采取妥善的方法,通过文献法我了解到,在教师素质提升、学生心理辅导、多元活动开展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教师德育素质提升
班主任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自身应有很高的素质修养,才能有效地推进班级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农村初中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他们敏感脆弱,自尊心极强,况且德育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经常性的教育,是推动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班主任是学生心中的偶像,言传身教会对学生影响终生,所以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德育素质的提高表现在德育观念的进步性、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性、德育教育管理的条理性等方面。其具体内容为:
1、先进的德育观念
农村初中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者的德育观念将会严重影响到德育教育的开展效果,所以,要想提升德育教育开展效果,班主任就必须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观念。先进德育观念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综合能力、思想境界。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教师应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并积极的与思想先进分子接触,多与相关领域的专家、智者交流,在丰富自身德育观念的同时使得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运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德育教育才能够真正的使得德育工作开展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
2、优化创新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法
新时期教育教学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对于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所以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是教师德育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时期德育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个性的重视是创新教育方法的重要依据。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基本状况实现因材施教,并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方法的创新中加强学生为主体的思考,引导学生成为自发成为教育开展的主体,增强学生的主导地位。
3、优化德育教学管理
德育教学管理对于德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环境造就人,德育教育环境会对学生三观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有序的健全的德育教学管理能够促进学生的三观建设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促进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德育教育管理的有序高效、能够显著体现出教师的综合德育素质。
二、学生心理辅导
针对农村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就是要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三观的形成除了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引导外,还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
现代学生受到多元化世界形势的影响,接受信息十分丰富,使得其思想往往表现出个性但脆弱,随性而为但不想负责。那么,加强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辅导便成为当前班主任所亟需开展的活动。
1、首先,在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前,班主任要积极的融入到学生中去,加强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学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当学生出现焦虑、脆弱和社交障碍时,要及时与学生心理沟通,根据学生的个人状况,对症下药,提出合理的建议;针对学生最关注的问题进行妥善解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重视以及了解未来的行动方向,帮助学生最终走出心理阴霾。
2、在我班主任生涯中,发生一个真实的案例,让我记忆深刻。这案例也足以证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那是发生在几年的事情了,我班里有一男生李某,最初表现为活泼开朗,日常学习生活积极乐观,但后来,他积极乐观的态度消失,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明显下滑。作为班主任的我,心理感到不安,通过谈心和家访,我才了解其家庭的变故(她父母离婚)造成的。为了让学生李某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我有意、无意接近他,经常和他在校园一起边散步,边聊天,对他进行开导,接受现实,学习才是目前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另外,我还和其家庭建立联系,尤其是他的妈妈,要求她妈妈多来看望,多与他联系和沟通,让他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是没有抛弃他,依然关心他、爱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该学生最终恢复自信,并显著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成绩。
三、多元活动开展
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在进行一段时间后,极易造成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反感进而造成德育教育无法收获预期效果。开展多元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活动中是开展德育教育加强与学生多元化交流的有效途径。班主任根据现阶段班级整体状况对班级开展各种类型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在活动中打开心扉,进而降低对班主任的心理防备,方便班主任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另外多元化活动的开展也为班主任与学生心理之间的交流构建起多元化的渠道,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班主任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或者集体间的交流。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掌握班级动态,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组织意识,优化对班级的管理。据相关的调研发现,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中,往往存在一部分学生对于班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导致活动开展不顺利,进而暴露出班级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这时,班主任组织学生采取多重调研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德育教育持续的稳定开展。
四、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德育教育开展模式单一,班主任对于班级的德育教育并不能实现很好的把握,导致班级德育教育往往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实现多种模式协同进行的初中德育教育能够使得初中德育效果更加明显。会诊式德育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教育模式,是指将传统的班主任一人开展德育教育转变为由班主任进行德育引导与其他任课教师共同针对学生问题进行协同德育工作开展。类似这种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能够很好拓宽德育教育途径进而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但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展德育教育,都要积极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德育教育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 [J]. 陈建华. 学周刊 . 2014年;
2、《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 王亚辉. 中国校外教育 . 2016年;
3、《春风化雨润无声——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措施》 [J]. 陈萍. 中国校外教育 ,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