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张春湘
[导读] 分析小学数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要求了解到,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关注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在课堂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逐渐淘汰灌输式教学理论。

        张春湘  
        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子弟学校
        摘要:分析小学数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要求了解到,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关注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在课堂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逐渐淘汰灌输式教学理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与教学需求相结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正确的树立一个教学观念,并结合新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本文而言,主要站在教学实际的角度,以新课标为背景阐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只为了能够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思考建议
        引言:分析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了解到,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具体的课堂中应当在开始阶段融入导入环节,这样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教学理念了,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析传统的教育模式了解到,学生们很难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的热情。大多数的感受都是认为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容易出现抵触心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教师要想在此要求下加强教学的有效性,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是非常好的辅助工具。例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回想自己在游乐场游玩的经历,并表达出自己最喜爱的娱乐项目,随后引出摩天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说一说摩天轮的形状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出圆的概念等一系列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学习了新的内容。既有一种熟悉感又能够保持课堂学习的热情,这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2 创新教学内容,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数学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不同之处,涉及到了许多公式定理的学习,相对更为抽象。

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体情况了解到,其尚未形成成熟的认知,对这些知识点总是充满疑问,难以理解,无法消化这些抽象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应当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数形结合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公式定理利用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对于他们对知识的消化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运用简单的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期间,做到数形结合进而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面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中现有的工具,如教室的一面墙,引入墙面粉刷问题,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标注哪些部分需要粉刷,哪些部分不需要粉刷,形成图形的转换,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
3 开展小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其中在课堂中融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也能够起到一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总是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以及新鲜感,对世界充满了期待,时刻都准备着解答世界奥秘,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也是新课程标准下,每一个学生都要拥有的能力。这些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师们在进行数学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保证他们获取一定的数学技能,以此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当以合作探究式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首先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时,学生们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究问题,首先可以探讨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时怎样运算,在此基础上引出两位数于两位数相乘时又应该如何运算,随着探究的深入,课堂中的学习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浓烈,随后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根据每一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进度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面临着改变的现状,现如今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教学大纲内容,了解小学阶段学生教育的实际需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结合新兴的教学方法,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调动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上能够保持一份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而利用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实现全面的发展,为未来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全长.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学周刊,2018(8):21-22.
[2]徐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J].祖国,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