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翟应林
[导读] 人才培育标准的不断优化,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强化,还应通过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在明确的教育主题下,助力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

        翟应林
        安徽省肥西农兴中学 安徽合肥  213200
        摘  要:人才培育标准的不断优化,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强化,还应通过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在明确的教育主题下,助力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高中物理的教育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锻炼理性思维、学习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的同时,在知识的灵活应用中,完成对物理问题的解决。教师应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以单元教学为核心进行对教学方案的设计,使学生可以在更有趣味性的物理课堂中,既增强学科核心素养,又能在不断探究中强化学习实效性。
关键词:教育重点;综合素养;高中教育;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教师既需要将学科重点传授给学生,又需要通过教育手段的创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核心素养,才能掌握学习技巧的同时,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心仪大学。因此,教师讲解物理知识时,应始终将核心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并根据物理学科的教育特点,设计符合高中生学习特点的单元教学计划,才能通过授课内容的丰富,既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又可以在学习主动性的助力下,保证学习效果的快速上升,进而推进物理教育工作发挥真正的教育意义。
1单元教学设计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的意义
        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的教育工作,不能单纯以讲解知识为主,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涵的认真研究,寻找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与物理知识深度的平衡点,将原本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既保证学习自信心的快速增强,也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使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而以单元教学设计为主的物理课堂,可以很好符合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教师通过对单元整体知识点的梳理,引导学生在连贯的知识内容中参与学习活动,既保证知识间的衔接可以锻炼思辨意识,也在完善知识结构框架的同时,保证学习实效性的切实上升。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核心素养与单元教学设计相结合的积极意义,避免灌输式教育思想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禁锢,而是在课堂内容的丰富中,引导学生找到更加明确的学习方向,使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核心素养背景下增强物理单元教学设计实效性的途径
2.1优化教育方向
高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培育出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并更好适应未来的大学生活,因此也被视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摇篮。为了使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和单元教学设计高效结合,教师应对当前的教育方向进行优化,帮助学生在清晰的学习思路下,既完成对单元知识内容的梳理,也在增强学习体验的同时,发挥物理学科的教育意义。
例如,教师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单元教学方案时,本单元的教育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掌握,进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强化知识迁移能力与推理意识的同时,更好保证教育实效性。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节奏,并保证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落实在构建物理模型思想中,要求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活动的参与,强化实验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根据知识迁移能力的应用,在集思广益中设计实验计划,由教师审核通过后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根据实验过程的参与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进行学习,使明确的教育方向,快速落实单元教学方案的优势,并达到强化核心素养的目的。
2.2整合单元内容
以往教师所开展的教育工作,通常会按照教学课时的安排进行对授课计划的设计,既没有考虑到整体单元知识点间的衔接性,也使学生忽略灵活应用知识的重要性,难以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充分发挥单元教学方案的应用优势,通过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在举一反三中,进行对物理知识的扎实掌握。教师应对单元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学生在清晰的主题下开展学习活动,才能使学习效果得到真正的增强。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单元知识时,需要根据高中生的个性发展与知识接受能力,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关系式进行熟练应用的同时,能够利用对“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的分析,进行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在整体的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的积累,在循序渐进中进行对新知识的探索,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要求,根据其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理,快速提升教育质量。这样,既能使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物理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逻辑思维意识,也能通过单元教学重点的梳理,帮助学生掌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核心素养的助力下,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单元教学设计的引入,既能够助力教学实效性的快速上升,也更利于学生学习意识的调动,值得被其他教师进行应用与推广。
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学科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很容易使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不仅影响学习自信心,也不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积极优化授课手段,根据学科特点与当前的教学问题,通过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使学生在清晰的学习方向下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既能鼓励学生自主掌握学习重点,连贯的知识点也利于其知识体系的完善,进而既保证学习实效性的快速增强,也能在充满趣味性的物理课堂中,助力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志军,於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初探——以“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18,40(7):13-16.
[2]董超.物理学科素养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9,37(8):19-21.
[3]张廷志,李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块教学设计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3):112-113.
[4]张琅钰.高中物理研讨式教学实践研究——以"曲线运动"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20.

本文系2021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必修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HJG21190 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