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
摘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学生未来的现实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对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问题导向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获得更大进步。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引言
问题,是课堂的动力引擎,更是贯穿教学的线索,其品质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设计时,不仅要立足教材,结合实际,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借助问题启发,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思考,积极探究,以此提升化学学力,实现自身学科素养的发展。
1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特点
1.1能够揭露化学学科的本质
纵观以往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来看,化学学科的本质在于能够从物质本身层面入手实现对物质变化的研究,所以,就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来看,这一学科能够将化学学科的本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物质以及物质变化的规律。
1.2能够表现化学学科的问题
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化学学科研究的侧重大都集中于寻求物质改变以及变化的规律,所以,就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来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学科的基础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延续着提出假想、针对假想进行实践、构建化学模型等环节入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3能够梳理化学学科的思维
在化学核心素养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能够将化学学科的魅力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帮助学生透过物质的表现查验化学学科的内涵、理清化学学科的思维,同时实现对学生这一学科的深入理解,为其后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问题导学模式下高中化核心素养的培养
2.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这一步骤是非常关键的,如果问题提出的不合理,或是与所学的化学内容没有太多联系,会使问题导向法的应用效果降低,甚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让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关联性和适宜性,根据高中教材的内容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探索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所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将精神和注意力都转移到化学课程中。例如在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增加对知识的了解。“同学们注意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有哪些现象发生?”“浓硫酸与铜发生反应时,可能生成哪些产物?”“为什么要对试管进行加热?”“为什么收集的试管口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等一系列问题,将教材知识与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之后再进行实验论证,验证学生的解题思路。
2.2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这个阶段,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将能力提高.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将一些难懂或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的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以乙烯(C2H4)时,教师可在设置问题时,给出相应选项,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做参考。如,以下不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有:(A)CH3CHCl2;(B)CH3CH2Br;(C)CH3CH3;(D)CH3CH2OH.在分析问题时,学生要根据乙烯分子式,对这些答案进行逐个测试.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对乙烯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更佳,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学生对问题经过分析后,通过自己的能力将问题有效解决的过程,这也是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考查过程。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一些引导,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尽量减少参与。这个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问题和解决过程深入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巩固知识,沉淀知识,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启发,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长远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氯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可以准备石蕊试剂,然后将石蕊试剂通入氯气,紫色的石蕊试剂会先变成红后褪色。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一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紫色石蕊试剂会变红?”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回答,是因为氯气呈酸性。然后,教师可以追问“石蕊试剂变红后又褪色的原因是什么”吸引学生思考和讨论.当学生遇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问题时,可以小组间共享或查阅资料,然后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探究能力和高维度思维,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更加积极的态度,这是传统的教育所不能及的。
2.4评价和反思
问题导向法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评价和反思,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往很多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时忽略了这个步骤,导致问题导向法的应用效果衰减。评价与反思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分类,帮助学生及时反思自身学习上的不足。所以,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也要重视最后的评价和反思步骤.评价主要是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小组间的互评为主,一般学生间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认知面得到有效扩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定,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运用巧妙的语言,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认识到学习上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能力,从而使化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化学课堂的“心脏”,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学就能构建思考、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促使学生在问题分析、解决中感受学科价值,体验学习乐趣,并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有效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理念。
参考文献
[1]陶冶。基于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2]胡先锦。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化学课堂[J]。化学教学,2019(03)。
[3]王永波。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