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久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省 三明市 366100
摘 要: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数学能力非常的重要,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里就围绕着职业导向来讨论中职数学教育的创新,分析目前中职数学存在的问题,以推进中职教育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职业导向;教学创新;策略
引言: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一环,培养面向企业、面相社会服务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育中既要注重文化素质教育,也要关注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教育发展,为学生求职、升学奠定重要的基础。中职数学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学要明确育人目标,因地制宜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职业为导向需求展开数学教育,更贴合学生发展,为学生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配置与学生之间的问题
中职数学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数学,中职数学以专业为导向,面向学生职业需求与未来发展。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差,学习氛围不足,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不少学生产生了对数学课程的厌学心理。另外,中职数学教学所采用的课程、教学方案也更倾向理论,整个教学按部就班,并没有与专业进行对接,导致学习的内容往往与职业需求有所偏离,难以形成效果。加之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理念传统,导致整个教学课堂氛围低落,学习效果不佳。教师需要合理去应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去优化。
1.2教学与应用之间的问题
中职数学教育本身具有专业导向性,在教学中与所学的专业内容相匹配,相配合,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同时中职数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随时掌握社会发展动态,了解学生发展要求,根据专业要求、社会发展要求、中职教学定位要求来选择合理的教材与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存在盲目性、广泛性,套用普通中学的教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生学习难以学以致用。不少学生出现学的快,忘得快的问题。
二、中职数学教育创新的内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素质教育成为学生发展的关键。而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要以就业发展为前提,保障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性素质与专业性能力,能够将所学、所感应用到实际,成为自身踏入社会的敲门砖,行业发展的基础。数学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中职数学要求并不会太高,主要以专业性质来展开教学,因此数学教育更注重实践、与专业技能的配合。数学教育除了需要掌握基础性数学理论与知识,更需要与职业特性匹配,为其它专业学科教学做好铺垫。尤其是一些理科类专业,需要融合数学计算、数学性思维内容,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学习,保障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数学更是成为基础教学科目,在中职教育中同样如此,因此,需要中职学校高度重视数学教育,积极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创新,以更高的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加快学生的发展。
三、职业导向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创新意见
3.1设置专业化教学目标
中职数学与普通高中数学大纲区别不大,而这样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显然并不适合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重新优化。
不少人认为中职教育开设数学教育是浪费时间与精力的事情,与专业教育并不搭,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只是一些学校并未意识到中职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上与普通高中数学做区分导致中职数学专业特征并不明显,甚至出现浪费时间,浪费教学资源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疑问,首先就需要对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如从新设置中职数学教育大纲,明确教育目标,并与目前中职教育专业相互配合,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只有将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特定专业教学相契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就比如说在中职汽车类专业,就需要根据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设置专门的数学教育内容。学校综合性分析专业特征与要求,结合目前的数学教学材料,将所学的知识与专业相互串联,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满足了专业发展需要,如中职数学在学习集合板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了解汽车品牌并进行分类和归纳”,在学习集合的知识的同时,学生将对现有的汽车市场进行了解,不仅知道了汽车的品牌,对汽车的发展历史也有所了解,对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又比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航空专业中,教师则可以在教学中将目标设置为“了解空乘工作的条件并讨论哪些是充分条件,哪些是必要条件,通过这种与专业相互联系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发展,既减轻了教学的负担,也提高学习的效果。
3.2开展多元化教学
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本身具备复杂性,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目前的中职学生而言,学习效果并不如意,难以很好的参与学习,甚至不少学生害怕数学课程,厌倦数学课程,加之数学课程与专业性联系并不强,不少学生都存在偷懒、上课不集中的问题。因此,面对这种问题,就应该明确数学教育在专业导向中的作用,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对数学教育进行创新改革,注重多元化教学的发展。也就是说,在学习数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借助数学知识的特性来关联所学专业,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可以将数学能力应用到专业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以此突显数学教学的价值。就比如说在中职数学中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时,对于机械、制造等专业而言,可以直接选择机械配件为教学素材,如教师在课堂中将解析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ax+b=y,教师就可以将教学中的案例转化为配料问题:做某种器械所需配件总量为y,已知某种配件数量为b, 另一种配件为a个/组,需要几组才能做成某种器械?这样的转化就可以有效的将所学知识与专业相互联系,既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也与与专业相互匹配,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同时,对于一些理科性专业,如电工专业、汽修专业、机械制造类专业,它们需要强制性学习数学,数学是这类理工类专业的基础教学科目,如电工电子专业会涉及物理电学、数学等相关知识。同样,在机械制造、汽车维修等专业中也会学习专业辅助性科目,这些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数学计算问题。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计算要求,同时对函数、对一些与专业有关联的数学性知识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而个别作用不大的知识也需要了解,既是为了给专业学习做好铺垫,也是为了个别学生继续升学奠定基础,数学教育意义重大,值得每一个学生与教师的重视。
3.3在教学方法上创新
在中职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些学习能力能够广泛应用在专业学习或者未来的就业上,将会给中职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还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要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重视学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发挥,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出比如,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针对某一数学问题,请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发挥个人能力,也能够感受到合作的优势。探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快速发展,满足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未来企业实践的能力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珺.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3):61-62.
[2]王晓忠.从职业导向角度浅谈中职数学教学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6(08):106-107.
[3]刘黎平.从职业导向角度浅谈中职数学创新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