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浦聚丰
[导读]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浦聚丰  
        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 214000

        摘要: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因为让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对美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对于初中生而言,音乐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有效课程。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教学;音乐审美;思考与实践
引言
        音乐对每个人来说,有一种天性的亲切感,它之所以能传递情感,表达心声,与它自带的亲切感有很大的关系,与它另一种元素——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总是存在着两种现象,首先是对音乐教学缺乏重视。无论是学校对音乐教学的评价,还是老师对音乐教学的态度,都是松懈的、顺其自然的,自然音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老师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忽视了音乐的美的元素,只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教学几首歌曲,发现不了音乐中的美,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也是缺失的。
一、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音乐审美能力是初中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环节,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理念,提升其审美品位,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其对美好生活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强化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内在音乐审美能力的综合提升,帮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强化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知到生活的美好,促进良好人生观的形成。
二、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策略
        2.1结合教材将流行音乐导入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是文化基础当中的人文体育审美体现,使学生可以获取艺术知识技能和方法,并且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能力,让初中生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并且可以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在初中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处理流行音乐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成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热点问题。在初中音乐教材当中,有许多乐曲都属于经典民歌类型。这些乐曲的曲风节奏、音乐形式都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障碍。这些教学内容的娱乐性较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以课标为主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效结合,从而设计教学内容,将教材当中的音乐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流行音乐有效结合进行教学。比如:《蝴蝶飞呀》,让我们乘着蝴蝶的翅膀,放开欢乐的歌喉,歌唱青春的梦想,歌唱美好的明天。歌曲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


        2.2拓展教学,让学生从歌词中发现美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的思想绝不能局限于音乐的调式、曲式、力度、和声、曲调、节奏等,也不能只限于音乐的类型和风格,这样把学生局限在音乐世界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知是受限的,对音乐中的美体会不到,也感知不了。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拓展教学,要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我们知道,一首歌除了伴奏,还有歌词,一首歌的成功,除了伴奏的优秀之外,更有歌词的内涵。歌词作为诗一样的存在,它的好坏与作词者的文学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有好音乐,没有好歌词,音乐虽然美好,但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好的歌词,既是对音乐的诠释,也是对情感的表达。所以,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来说,老师不但要强调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阅读、写作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要在学中借助一些优秀的歌词,与学生一起赏析它的内核,发现它的韵脚妙处,同时挖掘它的文学性。比如,《生死不离》、《道别》等,这些歌词都写出了人内心的一种挣扎,学生如果能真正体会到歌词中的意义,他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才能感知到其中的情感,发现音乐中的美。
        2.3借助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美的想象力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含义和意境。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音乐,并配以画面图帮助学生想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多种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旋律和画面共同营造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意境。笔者相信,通过该方式,学生的想象力会大大提升,对音乐意境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能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故乡的云》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故乡的云、故乡风土人情等图片,让学生通过这些图片进行感悟,然后在此基础上讲解相关知识,并让学生聆听音乐。这样,学生既对音乐及其意境有了较好的理解,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2.4感知音乐律动美
        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随着音乐的律动节奏缓缓起舞是人类的天性。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转变教学理念,要让学生在音乐美妙的节奏中边唱边跳,充分展现其好玩好动的天性。学生只有在身心全部放松,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才能和音乐环境融合在一起,实现内在情感与音乐作品思想情感的深化交流和交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结合音乐节奏自主创作舞蹈动作,自行组织舞蹈编排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深切参与,让他们把对音乐作品内在思想、情感、内涵的理解和领悟利用舞蹈编排的方式进行外在展现,从而强化其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训练。
结束语
        总之,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见识已经足够支撑他们对一首音乐进行各方面的欣赏。但是对一个新时代的初中生来说,这还是远远不够,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让他们懂得欣赏,才能享受音乐,爱上音乐学习,为提升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喜云.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1):82.
[2]叶晓燕.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20(13):74.
[3]倪浩.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J].科普童话,2020(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