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拜尔·阿卜力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杭桂镇第一一贯制学校 洛浦县848200
摘要:近年来,初中信息技术课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微课学习法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微课学习的教育理念正是重在培养学生以信息技术为起点,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创新的精神,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学习者。本文主要对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依据初中生学习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从具体教学实例出发来解决如何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将课堂交给微课,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引入微课教学的方法,目的在于为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达到同质等效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大程度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提供改进的方向。
1、微课教学的优势
微课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通过将初中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录制短视频,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导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能力,教师通过让学生主动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料或者观看教学视频的方法,深入剖析教学知识。微课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学习视频,自主学习理解,分组练习,在课上与老师交流探讨知识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参与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对课程的兴趣。一方面,以短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发布教学内容,更直观,更能有效理解课程内容,并且对于无法掌握的部分可以反复观看,反复对比后进行学习,更加细化了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到学习要领。另一方面,微课教学提高了师生的沟通交流的频率,自学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微课教学平台上对教师进行提问,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答疑解惑,在课上,更多的时间掌握在自主练习、小组探讨上,更能深层次理解动作要领,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2.1教师备课量大
传统课堂授课前,信息技术课教师需要备学情、教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每节课教授给学生的学习策略、课后作业等;微课前的准备包括以上所有内容,除此之外,因受空间阻隔的影响,所有文字信息、板书内容都必须呈现在视频中。相比之下,微课教学备课工作量更大,而“大”来源于更“细”,以往一句话的功夫,现在可能需要通过在课件中插入“链接”“按钮”“动画效果”等,使教学步骤连贯、教学逻辑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师来说微课教学备课量确实稍显大。
2.2互动形式单一低效
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留言区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看到后再给予反馈。 但实际情况是不乏很多学生反映出教师的反馈不及时或未收到反馈,而教师也认为要保证教学环节流畅和教学进度,同时兼顾及时反馈学生的留言区信息,教师显得力不从心。特别地,针对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教师的解答是不能仅仅只依靠留言区来反馈,而需要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否则互动就显得低效或无效。
2.3学生对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接受度不够高
针对学生关于“传统授课模式与微课授课模式两者间的倾向”问题的回答,学生普遍表示出对传统授课模式的喜好。
首先,学生个体之间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别大,在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千差万别;再者,单单对着屏幕学习,师生交互缺乏,导致学生学习微课容易走神,注意很难集中,且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不懂之处越来越多;此外,学生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己经适应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突然从面对面授课转到面对屏幕学习,思想上短时间内转化不过来,故导致在接受微课教育的学习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反映成了对其接受度不高。
3、微课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1微课在课前准备阶段的应用
首先是在课前准备阶段,微课教学课前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自主练习和小组练习,小集体同练、相互督促的练习方式使团队意识增强,这对学生的行为控制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所以微课教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行为控制感得到很好的提升。微课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课前自学为主,如果同时有几门课采用了微课教学模式,学生的休息时间就会变少,为了避免该模式成为常规教学后导致的学生压力过大,所以在制作教学视频或课前资料时内容不宜太难、太长,频率不宜太多,一周一次的课程量最为适宜,在保证学习需要的同时,尽可能不增加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视频的趣味性,抓住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视频的制作简明扼要,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趣味性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例如在学习“初识机器人”这一单元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机器人的制作原理、机器人组成部分、机器人行走实验等的内容来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同学们进行自主的课前了解和学习,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欲望。
3.2微课在课堂教学阶段中的应用
将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通过微课,用较少时间学会更多知识点,进一步完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微课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一种补充,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法,因此,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结合初中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学生的需求,将微课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结合,发挥两个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各自的优势,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微课视频来给学生进行相关的演示操作,让学生跟随视频来进行上机实践,理解怎么用数据、事件、控制、侦测,数字和逻辑等指令,什么时候用,理解其功能。通过信息技术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应用新旧知识,能够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制作有创意作品。通过学会编程,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3微课在课后巩固提升阶段的应用
微课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被应用于课后巩固提升的阶段。课后学生自主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且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自己掌握学习节奏、与老师及时沟通,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内化更加深刻。而教师通过针对某一个点来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包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后针对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可以帮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即学习小组,分享学习经验及资源,形成每日课后互动交流学习档案,组内各成员轮流值日,定期在班级交流群里分享公布小组互动学习情况和成果,既解决了微课教学缺乏互动的问题,学生之间形成自我监督管理机制,减轻授课教师的教学管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交流的习惯,班级中形成互帮互学向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和文化。
结束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微课学习要关注学生的真实问题,微课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学模式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宽师生的教学课堂和教学内容,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开展,但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技术方法、信息素养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从师生自我不断提升和信息技术革新两方面使力,相信一定能使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传统课堂教学达到同质等效的效果,促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小虎.试论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15):55-56.
[2]刘小刚,杨金霞.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2):161-162.
[3]马有忠.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