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连新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中心小学
潞城镇中心校现有中心小学本校1所,下辖3所完小,各完小之间在教学管理方面差异比较明显,各完小发展很不均衡,这样严重制约着中心校整体的发展。经过深入思考,反复讨论,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尽快地提高各完小的教学管理质量,使各完小均衡发展。通过反复研究中心校确定了抓好完小教学管理的思路,我们简称为“三抓三促进”即:抓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各完小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抓完小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抓教学质量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抓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各完小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为了保证教学管理制度做到规范、细致、指导性强,同时还要体现中心校的统一要求。因此,我们采取了中心校统一制定的方式,做到有效引领。
(一)、抓好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我们把教学管理制度分为“教师篇”和“管理篇”两部分,“教师篇”主要规范教师行为,“管理篇”主要规范完小校长和教学主任的教学管理行为。“教师篇”包括教师备课、上课要求、教师作业布置批改要求等。 “管理篇”包括学校教学管理要求、学校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的要求、学校学科质量监控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把这些制度中心校统一装订成册,形成了《潞城镇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下发到各完小。要求各完小每学期都要通过校本教研的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以便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为了使领导和教师随时都能参照学习,我们把《潞城镇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发到了学校校园网上,领导和教师打开校园网就能随时学习。
(二)、规范完小教学档案,完善教学管理行为。
针对各完小教学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中心校通过规范教学档案工作,促进完善完小教学管理行为。中心校规定各校教学档案必须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或专题总结);2、学校教师各年级各学科学期教学计划表;3、校长、教学主任听课笔记;4、校长、主任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记录;5、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情况材料;6、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做好学校课程安排表工作;7、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制度和相关材料;8、骨干教师培养方面的材料。
(三)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检查评优促进落实。
为了使教学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每学期中心校都要组织深入3所完小,召开完小教学管理工作观摩视导活动,参加人员为中心校校长、中心校教学领导、各完小校长、主任,活动内容包括听课、查看学校教学管理材料、查看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指定相关领导对所检查的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写出反馈意见,汇总后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学校。通过此项活动不仅规范了各完小的教学管理行为,而且也为各完小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各完小学校管理的均衡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学期末,中心校还要组织完小教学管理人员到各完小检查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评选“教学管理先进完小”。通过多种方式,使教学常规管理更加规范,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二、抓完小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加工厂”,更能与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对接,满足教师教学实际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一)创新学科校本教研方式,加强完小校本教研工作。
基于中心校的实际情况,如何设计学科校本教研工作呢?我们在校本教研方式上也进行了不断地探索。最初,我们主要采取中心校统一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方式,各完小教师每月分学科到中心校活动一次。我们发现问题很多,因各完小相距较远,不方便组织,教师参加活动不方便,活动次数少,活动时间有限。每个教研组的教师来自不同学校,教师一般都不太熟悉,无法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校本教研实效性不强,也削弱了完小的校本教研活动。
如何开展完小学科校本教研的工作,真正发挥校本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我们创新了学科校本教研方式。中心校将语文、数学学科校本教研由中心校统一组织,转变为“完小内、年段教研、共同研讨”的校本教研方式。
此校本教研方式的优势是:完小内便于组织,时间有保证,能与本校的教学紧密结合,教师的参与度高,针对性实效性强。
(二)、中心校深入指导,统领完小校本教研工作。
1、完小成立“年段教研组”,确定负责人。
各校将语文、数学教师分低、中、高年级段(或1—3、4—6年级段),成立“年段教研组”,各完小校本教研工作由完小教学主任负责组织开展。
2、中心校加强完小教学主任的培训。
中心校每月定期对完小教学主任进行培训,包括:中心校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学科课标的培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培训,听评课培训等。
3、中心校统领完小校本教研专题和内容。
每学期初,中心校教学领导反复研究,统一制定中心校校本教研计划,明确校本教研的专题和内容。要求完小校本教研计划要紧紧围绕中心校校本教研确定的专题和内容来制定,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完小校本教研工作,中心校教学领导定期参与完小校本教研活动。
(三)、以校园网为载体,引领完小开展主题化校本教研培训活动。
我中心校4所学校,校与校之间距离较远,教师集中培训不方便。如何使市、区研修员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思想及时传达给每位教师,提高全体教师专业水平,也是农村中心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制定了“以校园网为载体,开展主题化校本教研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的校本教研培训模式。
中心校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校本教研培训”专栏。我校购买了“中国现代教育网”网校空间,为每位教师在校园网上申请一个以真实姓名命名的网校空间,注册后就可直接进入“校本教研培训”专栏中进行学习。学校责成网管员专门负责上传学习培训材料,我们采取主题化校本教研培训方式,每学期确定1-2个研究主题。各完小组织教师网上培训学习时,要求教师要在专栏中留下学习的痕迹,发表评论,留下自己的感想、建议以及意见,也作为每次培训的签到证明。培训的管理由继教管理员负责,每周对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统计,制成电子表格,把每位教师的学习情况上报相关的负责人,定期进行总结。在网上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学习氛围浓厚,培训效果非常好,教师们认为这样的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即能节省时间,又能自行合理安排,比较自由,不会与他其活动冲突。不理解的地方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仔细反复研读,不会漏掉任何信息。教师之间可以发表评论进行沟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抓教学质量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情况,我们必将对各学科进行认真监控及剖析。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师生课标要求的达成度,总结课程改革实验的成绩,发现不足,为今后教学改进指出方向。
(一)、建立了“四级管理,分层负责”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我校各完小教学质量的不均衡,是我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升完小教学质量,也成为中心校的一大难题。立足学校实际,我们采取了“四级管理,分层负责”即中心校级、完小级、教研组级、教师级四级管理,中心校负责对各完小学科质量监控工作,每学期定期组织各年级各学科阶段性质量监控工作;完小负责本校各年级各学科阶段性质量监控工作;教研组级负责单项能力、单元过关质量监控工作;教师级负责课堂教学达标工作。
(二)、开展完小间校对校交流活动,促进完小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给各完小间搭建一个在学校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教学研讨、学科质量监控以及面临的困惑和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中心校开展完小间校对校交流活动,以此达到领导、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目的。
1、中心校将两所规模相近的完小确定为交流学校。
2、中心校每学期确定交流任务和要求。
交流的任务:教师相互听课,相互进行阶段性质量监控工作,共同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交流的要求:每学期开展4次相互交流活动,同时要求各校将4次交流的照片和文字说明及时上传到中心校公众号上,既达到宣传交流的目的,也便于中心校随时了解交流的情况。
总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管理、动态的管理。因此,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及时掌握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教学为中心,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按教学规律办事,才能使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