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齐峰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也逐渐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齐峰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二实验小学(251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也逐渐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此,下文将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深入推进,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发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拥有探究意识。为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应加强科学实验趣味性、启发性、创新性以及延伸性,以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深入挖掘自身潜能,并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所以要充分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探索欲。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也容易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很可能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未来的科学家或者科研人员,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提供人才的输出。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都在高速的发展,这就使得社会急需人才,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等,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在小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2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切实提高物理实验的意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要时刻记住物理是基于实验的一门学科。物理学知识通过大量的实验被物理学家概括,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提高物理实验能力,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实验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实验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实验可以由自己一个人来完成,也可以组建实验小组共同完成。实验的知识内容可以由老师来确定,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实验探究,共同完成同一个主题实验。也可以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实验探究。总之,学习物理知识,要重视物理实验,老师要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
2.2 利用实验启发性,带领学生实践探究
        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实验的启发性,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拓展思维能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之前,应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心理特点,把握好教学重难点,避免因科学实验难度较大的问题,阻碍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索,打击学生自信心,使其失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为此,教师在授课前应确定授课目标,保证科学实验的可操作性,通过一步步探索分析,让学生明白该项科学实验的意义。由于小学生接触事物较少,缺乏生活经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是误导学生进入不存在的假想世界。为此,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目的,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物品,提高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实验课时,教师应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开阔学生思维,促使科学探究活动具有良好弹性,引导学生对本课实验结果与日常生活中其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很多奇怪现象都可以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使学生明确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性,培养学生判断能力以及联想能力。


2.3 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小学生是一群爱玩的孩子,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极高的探究心性,如果不让他们对相关事物进行实际操作,很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丧失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丧失探究的欲望。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地放权于学生,解开学生身上的枷锁,让学生可以更多地亲手进行实验,这样能使学生体验到实验中的乐趣,逐渐使学生养成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又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的学习。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两块相同质量的物体,其中一个是铁球,另外一个是木板,将他们放入水中,然后观察他们的沉浮情况”。实验前让学生先进行猜想,然后亲自动手实验去验证他们的猜想。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思考为什么木板不沉,而铁球沉了,不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
2.4 通过规范探究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在实验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让学生形成探究的习惯,具备探究的能力很重要,不论国家级实验项目,还是小学生的科学实验都具有相同的探究过程。每个实验都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等,特别是实验方法中的控制变量法更是普遍的方法,小学科学实验虽然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个实验都会渗透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中,先让电流大小和其他因素不变,只通过改变线圈的圈数来改变磁性强弱,然后再让线圈圈数和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电流大小来改变磁性强弱,通过规范的探究实验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方法,遇到问题就会有科学的解决办法。
2.5 注重实验延伸性,拓展学生探究领域
        生活即科学。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延伸,利用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其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为此,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实验转变成家庭小实验,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家中进行实验操作,以便学生在动手探索中激发自我潜能,在教学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再发现。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一课时,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声音传播现象,借助先闪电后打雷的日常生活现象,向学生阐述光的速度传播比声音的速度传播快这一教学内容。该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并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进行思考,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科学实验课外活动,在网络中搜集有关与科学实验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如会唱歌的玻璃杯,自制汽水等生动有趣的实验发送到班级微信群,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中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然后将所研究出来的科学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并在班级中与其他同学进行科学实验交流,该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能够提高其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继而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是最接近自然、科学技术的一门学科,是为学生打开世界科学大门的途径,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科学课教师要充分体现科学的探究思想,不仅让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为今后系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福宝.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14):41-42+45.
[2]左赛荣.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2.
[3]吕英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探究[J].中华少年,2019(3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