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艺术教育对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蒙沛发
[导读] 我国在教育方针中已经明确指出了我们要把广大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美育无疑也是我们对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培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1]。

        蒙沛发
        (广西横县百合镇第三初级中学        广西        南宁        530302)
        摘 要:我国在教育方针中已经明确指出了我们要把广大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美育无疑也是我们对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培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1]。艺术对于学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宣传、教导、社会、审美价值等功能。艺术课程有助于激励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实现。艺术教育在体育和劳动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助性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广大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艺术教育;全面发展
        一、学校开展艺术教育背景及意义
        在当前时期,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占课”的行为极为频繁,音乐、美术等课程往往都会被那些需要进行考试的各个科目的老师占据,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但是通过“占课”这样的手段和方式难起作用,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呢?
        应试教育(也叫填鸭型教育),它是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教育体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以训练和提高中小学生应试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主要手段和目标且非常注重对其考试成绩,知识背诵和解题方法等进行的教育性培养。这样的教育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我们的家长,教师只是一味地关注和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完全忽略了我们在德育、体育、美术、劳动等各个方面[2]。进行品格德育对个人发展以及家庭幸福氛围的培养意义匪浅,体育课程的开展让我们的学生不但在智慧上都能够获得很大的发展,而且身体和体格上都可以因此而得到提升和增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我们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充分运用我们的知识。艺术教育可以是帮助我们的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世界,感受美。人之所以与机器区别开来的原因是其一个方面就是因为人们具有一种情感,有对自己和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感知能力,艺术教育可以促使大多数学生充分运用传统和现代化的观念去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也可以使得人的心中感觉到心灵之美,使得人的言谈举止都会产生一种行为美。劳育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劳动意识,培养自己的劳动习惯,不要再做入侵家庭和社会的“寄生虫”。应试教育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以及当代的社会将产生不良的影响。1985年就已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它的主要内容是明确地说,教育制度改革的基础性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发展人才,多用优秀的人才,用优秀的人才。
        二、中学生艺术教育现状极发展趋势
        现在许多中学都会开展创意大赛,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更是有一些学生脱颖而出地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比如一名大学的初中生在工作时发现了天河一号的一个计算机高危漏洞,他将此次漏洞通知乌云平台,使这个漏洞被迅速修复好。像这样的案件中有许许很多非常富有政治本领的“红客”,不会去做任何违法的东西,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本领,维护整个社会和互联网的秩序。这也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推行素质教育后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提倡和落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我国中小学和高年级阶段均增加了各种体育课,将其作为中考必考的课程,增强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了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不管是向东部和城镇发达地区,也还是比较落后的西部和乡村地区,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广播运动,保障学生参加运动的时间。在艺术教育方面,学校将会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行为美,道德之美。使得学生必须要树立起自己的正确价值理想信仰。学校通常会给学生设置很多的劳动课,有条件的学校也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农”的运动,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农作。那些条件一般较差的学校也会设置一个劳动光荣的机制,会给他们分配一个班级的劳动地点,让他们更加懂得劳动光荣。我国在大量地提倡进行素质教育之后,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是仍然还有一些老师和大学生的家长仍然将考试成绩都看得很重要,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大部分学生在学校获得的成果远远超出了在实践中获得的素质提升,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创造性、身心健康、审美素养高、综合能力强显得更加重要。这些孩子的父母与老师、学校并不能认为到学生自身能否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他而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做最主要指标。比如,有些学校在安排坐椅上时候把每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至低进行了顺序,然后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考试成绩从高至低依次做出了选择。这种显得很公平的调节坐椅制度使得考试结果的好坏和优劣更在学生本身价值观上理想中尤为重要。因为我很明显可以感觉到老师在评估中对于考试结果排名较好的同学与评估结果排名较后的同学之间所注重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成绩好的同学可以获取好的课堂教育资源,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只能获取比较差的课堂教育资源,这样会产生一种对于成绩好的学生的“良性循环”,但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那么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这样的“良性”或者“恶性”不仅仅表现在我们的教育资源上,还很有可能对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心理造成影响,对于成绩好的教师和同学们也很可能会因此觉得如果认为自己的成绩已经提高了就会让他们变得自己是最优秀的,所有好的教育资源也理所应当地一直都会被认为是他自己的,它们也很有可能地都会因此而使他们对自己产生一种“成就感”,然而由于自己的学习成绩良好所带给他的“成就感”却又并非必然就真正地可以推动和鼓励他的成长[3]。这样的“成就感”往往实际上是他把自己的成绩建立在一些成绩相对比较差的老师和同学身上时所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觉,他欠缺的只有换位思考和与别的老师之间互帮共助、相辅相成的一种好品德。而在其他同学成绩相对优秀或者比较落后的其他同学心中可能就会逐渐地开始产生“挫败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所以这种挫败就可能会直接造成其他同学的成绩相对不好甚至在内心里就可能会让人变得愈发弱,因此外界就可能会变得愈发弱。只用分数作为衡量某一个学生优秀与否非常不科学。鉴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践中发现,素质教育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道德教育这个领域的许多学校和父母都存在着很多亟待改进和提升的时间。
        三、结束语
        艺术课堂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习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的训练,身体健康得到了保证,审美观的树立,劳动意识等等都离不开艺术教育。学生在其日常生活和实践中,成绩是否优秀无法作为衡量任何一位学生是否高水平唯一的标准。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已经有着很好的发展,那么定会成为一名成绩优异的同学。但是由于我国中学教育的现状,因此出现了艺术课被“占课”的事件比较多,这样就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发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地发展,坚决杜绝“占课”等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丁克文.浅论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J].明日,2019(36):0151-0151.
[2]杨丁欢,刘坚.傣族武术操对中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C]//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袁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