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姜店中心小学 252861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对这个世界展开认知的起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具有实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引言
农村小学阶段的教育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农村小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往往是因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学困生及时找到心理问题的根源,引导小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有不同的心理性格特点,因此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该提高专业素养,有针对性地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1农村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新环境的问题。无论是学校环境还是老师同学,必然会产生一种陌生感、距离感。有些学生面对新的面孔、新的要求能很快地适应,而有的学生则一时不能适应,进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即适应障碍。表现为焦虑不安、上课不够专心,严重者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2)学习方面的问题。农村的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私下给孩子增加作业或者报各类辅导班,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并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尚且年幼的孩子累得透不过气来,学习效率上不去,学习成绩也不理想。(3)厌学和逃学问题。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又缺乏学习毅力,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4)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学校是个小社会。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的溺爱、顺从,导致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形成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与苦恼没有人倾诉,故而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5)行为方面的问题。自我约束力差,由于好奇、试探、模仿,违背触犯学校的规章制度,损害了学校、集体或者其他学生的利益。(6)青春期方面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青春期喜欢看爱情或者武侠等小说。这是因为青春期是充满幻想充满爱的时期,他们渴望理解生命,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但这在现实生活中一时难以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就在书里去寻求安慰。有些学生意志力较薄弱,难以抵制书中不良信息的危害,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产生畸形的心理。(7)心理承受能力低下问题。有些学生对考试成绩期望过高,稍有一次成绩不理想,就会情绪低下。有些孩子平时听好话听惯了,受不了一点批评与否定,遇到不爱听的、不认同的话时情绪激动,导致产生极端行为。
2做好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1强化农村小学生“正能量”
以往的教学活动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够强调学生人生观的树立,为了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学校应该重视观念的转变,强化小学生的正能量,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该设置多种活动,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学校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环境中感受到正能量,从而让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提高。另外,学校要确保师生之间形成友善和谐的关系,避免学生过于畏惧教师的情况发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还能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愉悦自由的氛围下,小学生更具有正能量。
2.2强化农村家校沟通合作
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关于心理教育的座谈会,并且邀请学生的家长参与进来。在专家的讲座过程中,学校的班主任和家长可以共同学习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学校要督促家长把心理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能够把在讲座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该积极联系家长,加强交流沟通,并且向学生家长宣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定期展开培训活动,让家长在学校的培训活动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学习心理学常识,让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一起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能忽视心理教育,要把二者紧密联系,达到和谐统一。学校不但要重视穿插在课堂里的德育活动,在生活中也要重视起来。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起来十分重要,德育过程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支持,这样能让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德育。班主任对小学生展开心理教育和德育时要从实际出发,避免采用过于生硬的方法。在过去的课堂上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生搬硬套,而且和德育混为一谈,在形式上也过于单一,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一种说教,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学生真正的感受,同时缺乏和学生的交流。因此班主任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并且在掌握先进的心理学理念之后展开相应的教育活动,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展开德育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班主任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活动能够让德育工作找到突破口,从而让日常的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品质,并且提高道德修养。
2.4完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完善的健康管理体系支持。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不被重视的一环,而且缺乏专业性。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在教室里完成,这样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展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该确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例如完善师资培训的方案,制定有序的心理健康课程,并且定期展开心理健康座谈会,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完善的体系下有序进行,这有利于确保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合理性。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序推进,学校应该确保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在日常生活中健全纪律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让小学生在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心理层面得到健康发展。
2.5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应该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积极利用广大社会中存在的资源,充实学校中现有的心理教育资料。例如,学校可以和当地的派出所联系,给学生讲解与心理问题相关的案件,让学生们通过一些青少年犯罪活动的事迹获得警示教育,同时加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学校还可以进行社区教育,在社区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让小学生能够在和谐友善的社区氛围里生活,避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学校还可以通过观看影视片的方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小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内心有所启发,从而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地防范心理健康问题,在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采用正确的方式应对。
结束语
在对待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都要做好各自应该做的事情,以确保小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卫萍,许成武,刘燕,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91-96.[2]路洁,刘俊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4):247-248.[3]孙彩艳.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浅谈[J].读与写(上,下旬),2013(19).
[4]周丹丹.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华夏教师,2020(17).
[5]陈夏妮.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浅议[J].中小学德育,2011,(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