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晖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应贯彻以“立德树人”的教育核心,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为根本目标,不仅要明晰课改的方向,还要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督促各门学科,改变学法的指导,提升学科教师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制定符合学情、校情的改进方案。通过创新的管理方法,将学校迅速打造成一个具有创新教育能力,具备和谐育人氛围,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文化校园。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新课改概念的提出:学校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在教育管理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优化和完善现有工作制度,建构学科的教学模式,确保班级的管理和学科的完善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同时,选择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培养学生思维训练工作,实现以智慧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本文尝试在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从下面三个方面行了一些尝试。
一、从课堂现状中寻找突破点
教育教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一所学校要想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育人效果的主阵地,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在深入学校教育领域的各个部门进行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先从寻找问题、到发现问题,再到找到提升的突破口三个环节进行实践。只有找到了改进的突破点,发现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才能思考怎样结合实际去进行改进。如何探究学科教学的新模式,笔者深入课堂进行调查和研究,就寻找到了当今的课堂的一些这么一些特点,发现了问题,寻找突破口。
如:有的教师仍然只把书本当做传授知识的构建成为教学的模板,导致课堂教学侧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心理的需求;或者只关注自己的课堂创设,只对学生提问,很少引导孩子们发问;还有的在课上注重了少数同学的积极参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欠缺;也有作业布置基本是题型、数量一致,缺乏梯度和多维思考的空间等;目前老师们考虑更多的还是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在我们的课堂现状中找出了这些存在的问题后,就是今后改进的切入口,也是改变现状的突破点。可见,寻找到突破点很关键,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二、在课堂调查中发现改进点
质量取胜看课堂。目前要想提升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重在培养素养,改进的点应该先落实在课堂。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通常会忽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想象空间与创造积极性的启迪。这需要提升教师本身的素养,因此老师们先必需接受教育的新挑战,主要是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全面性发展也在挑战中,对于教师本身技能和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必需。教师心理的强大、教师职业感的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增强、学生个性特征的研究等,这些都已经成为促进课堂教学转变的源动力。
平时我们的备课备教材的知识点、问题点和解决点的比较多,对不同特质的学生预设的相对少一些,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备学生、备学情、备校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年段的学生特质也不一样,不同家庭的孩子面对掌握的情况也各有不同,我们不妨根据这些不同点,抓住不同点和需求点作为个体的改进点。针对以上这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是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改变原来固有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在引导学的同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小组合作的探究学法,确立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在知识巩固阶段做到堂堂清。
⒉迫切强化备课力度
我们可以加大研究教材的力度,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制定多维目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钻研出更适合学情的教法;深度了解学生,尽量设置学案导学,让教师的引领教学达到卓有成效。
⒊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有充分的备课前提,在课堂上以学生的主动接受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个人素养为核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的时间。
⒋果敢优化作业层次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课堂练习的基础上的选择。对基础偏弱的学生课堂练习以扣紧课本为主;对中等的学生落实学以致用,有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1-2道发散性的思维提升题。这样,一个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在课改背景下挖掘创新点
⒈模式的思考。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有所改变,新课改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可以探讨该学科的课型模式。
⒉模式的形成。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调整作业的模式是挖掘的一个创新点,随着科技的引进课堂,个性化的学习应对个性化的作业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对纸质版的传统的作业难以满足新的教学情境,若作业能体现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将能更好地发挥优秀作业的示范性作用和激励作用。基于这些考虑,每个学科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讲设计以目标、过程和评价为导向的“作业超市”,结合线上和线下,把云端和实际课堂相结合如:有注重体验的趣味型作业,注重能力的能力型作业,注重合作的开放型作业等。探索出多种作业布置的形式和方式,大大提升了作业评价的激励性,也让学生的个性化成为学习的可能。
⒊模式的推广。
网络公开课授课模式、课程建设的模式、学科差异的模式、课程结构的模式、德育创新的模式、课堂三三四模式、学法指导的模式、创新评价的模式等。
我们尝试做到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规划教学模式系统化。教师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课前推送方式,在线进行课程作业的布置,并且自动检测出对错,再进行修改过程,减少了学生书写文字的过程,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系统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时有针对性的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电子教材作为依附于在线教学平台的现代信息技术,能跟教材更新的步伐,定期对教材的知识点情况进行更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教材。
在教育教学中,为确保在开展信任管理的过程中,能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学校的课程虽然类别基本齐全,但由于教师数量有限和某些教师的老化,为尊重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最好让专业教师教授专业课程,而不是随机地跨专业人士。此外,有限的教师人数和课程类别的完全矛盾可以从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始。面对一些小科目,例如音乐课,体育课和手工课,学校选学科目进行,设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存在一定的梯度,确保在一个不同阶段的学生可以在同一个班级的能力范围内学习所需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课堂终究是考验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学科,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学校在建立健全的教学班级管理工作理念和评价体系的同时,尝试实现小学课堂转型的突破。正如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所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是长知识、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只有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让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适当改进教学模式,推进新的教法、学法和评价方法,才是改革创新教育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