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中趣味实验的有效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徐涛
[导读] 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通过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知识。

        徐涛
        湖北竹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通过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知识。这其中,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开展质量直接影响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小学科学教师需采用趣味性实验落实教学任务,通过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加强趣味实验的开展质量。下文立足多个方面,阐述了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开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有效运用

        科学课程可以启蒙小学生的科学思想,使其形成科学意识,这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帮助。立足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不断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可借助趣味实验,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趣味实验教学中,高效探索科学知识,不断巩固学习基础。下文立足“教学氛围”“小组合作”“学生参与度”等方面,提出了趣味实验的开展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
        在开展趣味实验前,教师首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心,驱使学生高效参与实验教学。同时,通过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实验环节中,以此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这其中,除了创设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教师还需与学生积极交流和互动,应带动学生勇于发言与探究,以此加强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在开展趣味实验时,教师需借助小组合作,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鼓励学生思维碰撞,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这其中,教师需确保有效分组,这是决定小组讨论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划分各小组时,教师需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趣味实验。同时,教师需明确分工,应选择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并帮助其他同学观察科学现象、记录实验过程。不仅如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应结合科学现象开展讨论,说说自己对此现象的想法与见解。而教师在旁需要结合实验内容适当提问,以此调动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解《能量的转换》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以此探究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随后为学生发放相关材料,如花生、细铁丝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各小组固定花生米,并在燃烧后测试水温。这其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花生米是怎样转化为光能与热能的?”在提问后,要求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并告知教师具体结论[1]。
三、重视学生的实验参与度
        在趣味实验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实验教学,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获足够知识。如开展“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这一实验活动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吸管、剪刀、纸筒等材料,并为学生假设情境:当能量越大时,吸管火箭就会飞的更高。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制作吸管火箭,应告知学生注意安全,不要随意丢弃吸管。这其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验过程,适当提问学生,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运用科学思维加以解决。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验参与度,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可要求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并运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还能加强学生在实验环节中的参与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内容[2]。
四、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实验
        科学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对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整合生活现象,以生活为基础渗透理论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其中,教师在整合趣味实验与实际生活时,教师需要充分加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应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带领学生感悟学习乐趣,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我在成长》《悄悄发生的变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为例子,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与成长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总结与记录,可以采取小日记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总结上文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开展趣味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对此,教师需合理设计趣味实验活动,应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在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后,借助小组合作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应带动其积极参与各项实验,通过围绕实际生活,有效提升其知识运用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政江,苏文雅.小学科学课堂中趣味实验应用探析[J].中外交流,2018, 000(006):171-172.
[2]房筱梅,张兴太.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00(004):139-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