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右史 趣境从生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王力
[导读]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寻求一个媒介,能够从兴趣、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探索历史,发现历史。

        王力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中学   102311
                
        摘要:随着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不断改版,以及新课程目标体系下,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如何才能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呢?其中,在不断研读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时,学生对于历史图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翻开历史书,大家首先翻看的是一幅幅的历史图片。我们常说历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求知探索的过程,是体验发现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寻求一个媒介,能够从兴趣、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探索历史,发现历史。
关键词:
        历史地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那么如何利用历史地图激发兴趣,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呢?
一、历史地图的重要性
        在人教版2016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历史地图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然而在北京版2017 年教材中,七年级下册的历史地图也有13幅之多。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历史地图的数量增加了,而且在选择上更加的精准了。这些无疑说明了历史地图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时空观念告诉我们,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因而历史地图在教材中多表示为形势图、平面图、疆域图、示意图、分布图、路线图等等,历史地图用地图语言的形式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直观再现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变化过程,是中学生历史学习不可或缺的参考。

二、历史地图的作用
        对于历史地图的使用,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地图只是参考辅助,然而历史地图的魅力在于地图语言的魅力。在课堂上光靠语言文字的表述是远远不够的。地图语言的直观性能够直接替代语言文字的功能,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形势图如《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战后欧洲形势图》等,路线图如《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中国工农红军路线图》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史实的动态反映。通过图片的观察,可以还原史实的发生发展过程。平面图如《明紫禁城平面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疆域图如《元朝疆域图》,示意图如《秦长城示意图》、《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示意图》,分布图如《宋朝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等,这些历史地图是对历史现象的直观反映。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的在历史地图上进行定位分析,理解历史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历史地图的应用  
        诸如许多重要的历史现象,内容繁多,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如何利用历史地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理解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说明史事之间的联系?如何从多种历史材料中获取并处理有效信息,并能够运用综合、概括、比较等方法解释历史问题?这些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一图多用与多图比较具有显著效果。
        在《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中,难点内容是理解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从东晋后期以来,江南经济的发展,到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至南宋最终完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当教师出示不同时期古代经济分布变化示意图时,学生能够直接得出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结论。同时在《从宋代经济发展示意图》中,通过南宋时南方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一图多用,也可以感知“国家根本,养给东南”,进而深化难点知识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在讲述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一知识点时,在同一张中国地图上,运用光影色彩的不同变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外开放窗口、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边开放城市不同色彩表示的出现,学生愿意主动去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得出我国逐步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内陆,层层推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结论。
        当然,在课堂中,教师也可利用教材历史地图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让学生真正沉浸在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学习内容。在《民族政权的并立》这一课内容中,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各民族政权的位置、地域范围、重要的战争等,通过示意图可以清楚的对各个民族政权加以区分。同时创设情境,作为当朝的统治者,如何来管理国家?如何看待这一时期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同学们可以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畅所欲言,通过对历史地图的观察,学生的感知想象也越来越丰富,分析历史现象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 结语
        运用历史地图能够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地图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中,教师要善用历史地图。通过对历史地图的观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知历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习思考,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