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李萍
[导读] 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推动课堂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李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一中  广西富川 542700
        摘要: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推动课堂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提问也是讲究一定方法与技巧的,如果教师没有准确选择恰当的方式与时机进行课堂提问,提出的问题并没有思考和讨论的价值,那么将会适得其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探索科学的提问技巧和策略,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这样才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数学知识并发现数学的学习乐趣,进而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提问技巧;提问策略
        引言:初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而思考问题的前提便是提出问题,只有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才能够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而数学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便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就当前数学课堂的提问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提升,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运用科学的提问技巧进行课堂提问,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数学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视频导入,灵活设问
多媒体设备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与数学知识的结合能够使毫无生气的数学知识变得灵动起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进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攻克更多数学难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当了解学生们的兴趣,并在课件制作中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与话题融合其中,为学生们创设出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数学问题,这样在提问提出的瞬间便能够吸引学生,进而带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1]。
例如教师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便可以运用多媒体的灵活性和直观性为学生们制作教学课件。首先屏幕上出现两个小动物和两个不重合的三角形,然后两个小动物分别推动自己身边的三角形直至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学生们在看到两个小动物使出浑身解数推动三角形时笑的前仰后合,学生的注意力被瞬间吸引。在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后教师便可以提出本节课学生们需要学习的重点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分别有什么关系?虽然学生们还没有学习这一内容,但是通过多媒体的趣味演示学生们已经能够明确答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主要知识已经清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样教师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结合趣味性的设问学生们将会轻松掌握该部分知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生活中处处弥漫着数学的气息,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将生活与知识相结合。生活情境创设也是数学课堂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知识的学习与理解[2]。数学教师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时,便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情境的辅助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知识。如教师可以以学生们的早餐创设情形: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吃鸡蛋,如果一个鸡蛋的价格为0.8元,那么两个鸡蛋的价格便是1.6元,三个鸡蛋的价格便是2.4元···妈妈买鸡蛋所花费的钱数和鸡蛋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用函数表示这种关系?这样的情境和学生息息相关,学生也能够轻松解答其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学生们纷纷表示,妈妈买鸡蛋花费的钱数和鸡蛋价数量存在正比例关系,也能够函数表示的话可以将妈妈买鸡蛋的数量设为x,花费的钱数设为y,那么他们所存在的函数关系为:y=0.8x。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会更加细致的观察生活,为数学的学习开辟新的路径。
三、亲身实践,解决问题
不仅课堂提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合作同样是提升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师能够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知识,为学生们筛选出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探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例如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后,便可以为学生们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刘健买了一台30英寸的电视机,售货员告诉他这台电视的大小大概为76厘米。刘健回家后通过测量发现,电视机的长为61厘米,宽为46厘米,和售货员说的76厘米完全不一样,所以他认为售货员给错电视了。学生们想一想刘健的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很快他们便能够发现售货员说的76厘米为电视机的对角线长,而不是电视机的长和宽,而通过计算学生们便会发现售货员给的电视机大小并没有问题。
        结束语: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不仅能够增进师生情感,还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叫活跃。就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应当采用科学、多变、灵活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中,并通过提问与思考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志敏.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3):147.
[2] 王清霞.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方法分析[J]. 考试周刊, 2019, 000(021):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