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性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董迎春
[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写作无疑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多数学生在作文时感觉无从下手,从而惧怕写作。
        董迎春
        山东德州市平原县汇文中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写作无疑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多数学生在作文时感觉无从下手,从而惧怕写作。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立足于探究实现学生习作能力有效提升的具体策略,让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
        关键词:趣味性 生活 真情
        当前在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环境所致,学生阅读面窄,生活阅历有限,在写作文时,心中没有想要表述的事情以及表达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作文便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扼杀了写作表达的欲望,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要改善学生的写作问题,首先需瓦解写作在学生心中难攀的高山的印象,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敢于尝试。在实践中,我尝试针对不同题材的作文加入一些不同的趣味性环节,寓教于乐地将写作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当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之后,就能将自己的思维主动带入到写作中,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一、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唯有真情最动人,好的文章必然有作者的真情流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想写出一篇出色的好文,首先要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不仅降低了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还不容易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就很难打动他人。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在教室中进行的固有模式,将课堂搬到室外,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等感官真实触摸生活,在写作时达到有感而发,将自己真实的感受流露于作文中,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
        比如,去年冬天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多美的雪景啊,既然天公作美我们师生又怎好辜负,在征得领导同意,并在班主任的护航下,我拉着队伍将课堂搬到了操场上。事前交代,20分钟雪中行,然后自拟题目快速作文。由于这篇习作的主题不限,学生也真正地走进了雪景,究竟是“撒盐空中差可拟”还是“未若柳絮因风起”?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用自己的感官触摸了,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出雪中美景或雪中趣事,那堂课上得轻松有趣,文章写得顺畅精彩。
        又是一年春来时,校园里的紫藤萝花又开放了,我又带着同学们来到藤萝花下,一起感受春天。这次同学们观察得更仔细了,有的同学发现了海棠,有的同学发现了桑椹,有的同学拿来树叶深处躲藏多时的大大的扁豆角;有的同学在长廊中速写,有的同学在柳枝下沉思……因为走进了校园,因为走进了春天,学生们都认真观察,感受春天的气息,那篇《发现春天》同学们写得格外生动,佳作频出。
        在生活中有很多快乐的经历,但是,学生不能准确地描述,不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时教师就可以找准时机,让学生走进真实的情境,获得真实的感受,增加写作内容的真实性,从而写出真情实感。

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在玩耍的过程中为写作积累素材,当再次写作时,就能通过回忆具体的事情来准确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如此,为学生的写作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降低了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从而循序渐进地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多媒体铺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课堂,室内是常态。教师为了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应为学生的写作课堂做好充足的准备。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的写作思路,教师在教学时,应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素材,助力每一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想要写好一篇文章,装满自己作文这碗水,首先要有一桶水的写作素材。对于寄宿制学生而言,他们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材料有限,这就需要老师多为其提供写作素材。而网络上的海量素材,实可谓写作素材之源头活水。如今上网便捷,网络资源众多,在准备教学素材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查找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课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学生通过观看具体的素材,打开写作思路,激发写作欲望。
        比如:学生在学习人物的细节描写时,由于对身边的老师同学太过熟悉,反而不容易发现他人外貌、动作、神态的最吸睛之处,文章写得平淡无味。因此,教师在习作课之前,可以多种渠道查找人物描写的相关材料,展示给同学,让学生找出人物刻画最抓眼球的地方。比如我展示了一组图片,几个孩子在打预防针,但是表情各有不同,有平静的,有惊恐的,其中一个男生歪眉斜眼给人印象最深,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议论纷纷,教师借机请同学口述所见,并快速整理成文,加深学生对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写活人物的深刻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人物电影的精彩镜头,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人物肢体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总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能让学生牢固掌握习作教学的内容,还能通过具体的视频以及资料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三、多方式配合,增强写作课堂趣味性
        习作形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课后的续写、改写、译写,也包括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学。在单元的习作教学中,有些作文是命题形式,有些是半命题,还有一些是开放性的自主选题,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应利用多样的写作方式来增加写作的趣味性。
        当然,不管是哪种命题,题目提示的内容范围都应比较宽泛,不局限学生思维,让学生自由发挥,组织材料,写出美文。比如,我在教学生写作《我发现了……》这篇半命题作文时,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思考和探索余地,因此习作时所选择的题材也就比较广泛,从而写出了《我发现了他并不傻》《我发现了绿豆的奥秘》《我发现了爸爸的爱》等等充满新意与真情的作文,培养了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通过开放式命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定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发现的“新鲜事”,通过别人有趣的分享为作文课堂增添趣味性,为自己的作文写作注入活力与新奇!
        综上所述,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针对不同的题材,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