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虹
四川省南部县特殊教育教育学校 637300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运用逻辑思维理解繁杂的数学知识点,以便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仅依靠机械化的记忆,学生难以理解透彻数学知识的精髓,尤其是特殊学校的学生,他们由于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缺陷,无法理解清楚数学知识的核心内涵,这就需要特殊教育教师善于运用游戏化方式进行授课,调动特殊学生数学探究的心理,切实激发特殊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特殊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研究
引言
特殊教育的教学对象是有身心缺陷的人,即盲、聋、哑、智力障碍儿童和问题儿童。这些特殊的儿童因为自身和外界的因素和,与普通学校无缘,只能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来学习。
一、特殊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教材的深入把握,忽视学生差异性
在特殊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把握,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僵化,缺乏灵活创新。他们没有很好地照顾到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知识的教授以单向灌输为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环节存在诸多不足
很多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重难点讲解以及语言运用、课堂管理等教学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他们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提问缺乏技巧性和针对性,课上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还不够。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流程不够科学合理,大大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二、游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游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正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将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和数学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培智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进行数学学习,同时,数学课堂也因为有游戏的渗透而变得热闹起来。利用游戏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适用于任何一个培智学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典型表现。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并不简单,其中有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培智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涉及的,因此需要培智学生认真、仔细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三、游戏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民主氛围,重视学生差异
新课改着重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特殊教育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体验。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民主教学的过程,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会带给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发现更多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错误能够得到教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学习积极性也就得以提高。同时,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更加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要体现出多样性、可实施性以及差异性,为特殊教育下的学生创设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提高特殊教育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例如,培智学生不同于一般学生,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要比普通学生多出一倍甚至是多倍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相关知识,才能有效掌握它。在进行“认识数字5”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运用和蔼的语气,和培智学生们相互打招呼问好,加强教师和培智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激发培智学生说话的欲望。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小视频,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教师可以适当问一问学生,画面中的景色美不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接着再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画面中都有什么事物,此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忘记这是一个课堂,要使得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不再惧怕发言。经过学生回答,知道了画面中的草地上,有羊在吃草,还有牛在河边喝水。
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再提出问题,学生们知不知道这些羊和牛都有几个呀?教师可以耐心引领学生一起去数大屏幕中的动物数量,并为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掌奖励,因为有些培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不好,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会引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数学小游戏,既可以学习数学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此时就可以鼓励学生站起来,一起拍拍手,这节课让学生认识了数字5,那就拍五次手,跺五次脚,也可以组织学生站成一排,根据报数的顺序,第一个人拍一次手,第二个人拍两次手,以此类推,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也要接连不断地鼓励学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引入游戏活动
在小学培智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应的游戏活动,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不仅如此,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实现互助交流,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条形统计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课堂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先随机抽取5名学生进行“天气预报”,要求每一个学生报出3种天气类型,其他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记录和统计,如当学生报出:明天多云,后天阴,大后天小雨时学生需要将3中天气类型各记录以此,等到5名学生全部报完后,要求小组出示统计结果,看是否存在差异,找出差异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现实生活数学场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对数有一定了解,但数学是一个整体化的概念,普通学生对数学概念不清晰,特殊儿童在概念了解方面存在缺失。教师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数学课堂资源为特殊儿童提供简单易懂的了解数学概念的途径。如将数学的概念转化为特殊儿童在生活中了解的概念,学习数学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如数字“1/2/3”通过用手势比划的方法让特殊儿童明白数字的概念,同时让特殊儿童对比较大的数字进行拆分了解,一方面能够加强特殊儿童对数字的敏感性,让儿童初步掌握数字的概念,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引导儿童熟练地背熟九九乘法表,进行一些简单的乘除法计算,特殊儿童可以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了解基础的数学概念;如数学中的一些图形、空间体,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的图形用画画的方式或者让特殊儿童触摸的方式,让特殊儿童有一定的图形概念,通过视觉、触觉等方式,特殊儿童能够容易理解数形的概念。
(四)指导孩子动手操作
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建立质量概念,并掌握克、千克、吨等与质量相关的单位,能估量实际生活物品的质量。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天平,组织学生参与到“估一估,称一称”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即教师准备好橡皮、羽毛、苹果、书本等常见的物品,先要求学生掂一掂,并估算这些物品的质量,之后布置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亲自称一称。在参与称量的过程中,学生能自主得出规律:称量较轻的物品时,我们要用单位克;称量较重的物品则用到单位千克。由于是自主实践总结出的规律,小学生的记忆将更加深刻。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可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能促使他们相互之间多一些关心和帮助,进而能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同窗的浓浓爱意,整体课堂教学氛围较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式教学方法的出现和发展,为特殊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教师要明确特殊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不断探索和创新游戏模式和游戏规则,使其与培智数学教学相适应,同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为培智学生提供爱的教育,使培智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静.游戏教学结合情境教学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2):36.
[2]高广升.浅谈游戏教学对智障小学生的作用及有效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20(22):32+35.
[3]梁大莉.游戏教学法在培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47):86-87.
[4]支迎兰.游戏教学结合情境教学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9(24):51-52.
[5]蒋冬青.浅谈培智数学游戏化教学[J].读写算,2018(1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