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 黄小勇
[导读] 大多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的,因此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黄小勇
        新疆 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 848599

        摘要:大多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的,因此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促进课程的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条件。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及态度的关键时期,初中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及学习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这种思维及能力尚有待提升。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开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必然需要我们以新的教学思想及方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授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以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改教学思想及理念的指导下,对我们的课程教学任务及目标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完成新时期的教书育人工作。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契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及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1 合理利用教育工具和教育手段,促进数学教学的形象化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现象越来越广泛普遍,并发挥出重要的教育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多元化的教育工具和传统讲解式的数学教学相结合,将概念化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抽象的数学逻辑思考直观化,深奥的数学思维简单化,这对构建新时代高效化优质化课堂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将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融入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还有利于推动初中数学教育体系的优化升级,给初中教学的教育资源的丰富化和均衡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多媒体的作用不止在于优化教学环境和丰富教育资源,还在于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将形声色三种形式相结合,刺激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多重感官,对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激情,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效果和成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要学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数学不能仅靠教师的教授,还应当学会了解问题的核心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然而,目前许多数学教学采取的教学模式是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还在一定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只有为学生开拓更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成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促进教学的全面进步,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鼓励其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这些能力和精神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汲取他人的学习经验和先进的学习方法,大幅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就是学习小组,对学习小组的划分,我们应当秉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划分策略,这种划分策略能够有效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使其获得基础水平之上的提升[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适时地组织大家进行组内探究学习,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和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可以先让大家在组内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原则,根据已知条件从少到多逐步推理,诸如S/A、SS/SA/AA、SSS/AAA/SAS/ASA,从一个已知条件开始推理,如果无法按照既有条件断定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为全等三角形,则增加至两个已知条件,再次进行推理,以此类推,直至能够断定两个三角形是否为全等三角形为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探究精神。
4 营造自由愉悦的初中数学教学氛围
        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公式推理过程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部分学生会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规律特征相结合,将数学和生活现象的契合点进行联系讲解,营造自由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探究和思考的环境和空间,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特殊而又关键的作用。同时,自由愉悦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还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弱数学学科的距离感,增加数学的可理解性。这对缓解学生的畏难和排斥情绪具有关键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吸收效率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优质性和高效性也有积极的影响。
5 以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是广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及兴趣等,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由于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同时数学又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从来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因此,我们可以以生活化的视角构建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让大家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通过数学学习更好的生活。例如,我们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统计调查有很多,如:某广告宣称,本药品的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在我们学习统计调查先关知识之前很容易被这样的信息误导,认为其有效率确实很高,当我们学习了统计调查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结果缺乏有效地调查条件作支撑,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基数、调查的方法均直接的影响着调查的结果,如果该药品厂家没有在公布调查结果的同时,公布其相关调查资料,则该调查结果不具备有效的参考价值。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针对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生活化元素,以生活化场景导入课堂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这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6 结束语
        综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理解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相关的思维及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扬.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神州,2017(13):111-111.
张伍言. 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 2013(05):34-35.
[2]祁静.(2018).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72-72.
[3]屈敬根.(2019).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新课程导学,27.
[4]张晓玲.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2(12):260-260.
[5]杭航.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000(002):152-153.
[6]李亚利.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明日,2019(8):0146-0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