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林福瑶
[导读]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与强调了“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切实的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更加具体、深刻的要求。
        林福瑶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桂岭学校  广东省梅州市 514199
        
        摘要:我国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与强调了“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切实的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更加具体、深刻的要求。在教育改革进程推进速度逐渐加快的大环境下,我国教育领域愈发关注对教学效果的优化以及教育方式的创新。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立足点,采取高效的教育手段落实教育工作,努力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在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阶段,采取具有科学性、高效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行业领域发展与变革的必经之路,是各个科目教师共同面临的新挑战。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上着重应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渗透科学的学习理念,传授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用心的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课程有许多内容都较为简单,许多学生会因此掉以轻心,用忽视的态度面对数学课堂以及教师所布置的数学学习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要引导学生摆正自身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还要使学生时刻用严谨、严肃的态度面对数学课程。小学数学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使其能够自觉预习数学课程,在上课期间,教师要采取合适教学方法,督促学生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在课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合适的数学作业,使其能够在课下继续发散思维,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找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数学平面形状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使其能够对这部分知识有基础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常提醒学生用认真的态度面对课堂,也可以为学生讲一些数学小故事,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当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适当关于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数学复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勤于练习,养成时常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贯彻生本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要时刻秉持生本理念,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数学问题探究,独立思考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以及设计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状况,选取最为适合的数学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考,对其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究,从中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并将其与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融合,从而灵活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在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具体的探索方式进行有效引导,使其能够准确的找到其中的重点内容,使用多样化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对数学知识以及问题有更加深层的理解,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课程内容的教授过程为例。教师在针对这一节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时,可以应用启发型数学教学方法,如,在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关系进行假设,并为学生留出一部分时间用于测量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数值,促使其自行证明自己假设的正误。利用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其逐渐形成猜想、假设、论证的数学解题与思维习惯,强化其主动思考的意识与能力。之后教师再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演示自己做出的拼接过程,并利用字母进行代数,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出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用此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后续的数学解题过程中更多的将数字、图形进行结合,达到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目标。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细致的分析数学教材当中的具体内容,以此为基础为学生设立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依照自己平时在生活当中的经验探究数学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除此以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有效强化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设立生活化教学情境,如,在超市购物时,许多商品的价签都是小数,结账时需要对商品上的小数价格进行加减,当学生聚精会神的观看屏幕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入课程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记录家中的收支数目或者自己制作记账本,记录自己的零花钱支出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理性支出的生活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攀升,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灵活、合理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面临的各项问题,还可以具备优质的创新思想、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等,促使其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蒙玉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课堂教学转型分析[J].读写算,2020(26):173+175.
[2]仝艳芝.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转型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19):134.
[3]辛兵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20(14):94.
[4]赖秀梅.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7):52.
[5]陈丹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探析[J].新课程,2020(08):28-29.
[6]季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江西教育,2020(0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