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活动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郑寒倩
[导读] “开展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学生活动”是写作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写作课可分为作前指导课和作后讲评课这两种课型,本文具体从这两方面对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阐述。

        郑寒倩
        乐清市仙溪镇中学   浙江省乐清市  325611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体现,积极开展学生活动能够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沉闷的语文课堂,能将语文写作课堂从句段逐解的怪圈中解脱出来,能够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创新性。“开展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学生活动”是写作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写作课可分为作前指导课和作后讲评课这两种课型,本文具体从这两方面对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生活动   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感受能力、认知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关注生活、感受人生。下面具体阐述学生活动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开展。
一、学生活动在写作教学中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段写作教学钟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表达。”在写作教学中开展学生活动,力求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捕捉学生内心细致的心理,让学生在观察、探索、感悟中实现富有情感地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以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一目标可以在写作后组织进行互评的学生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活动其实是将写作目标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写作,并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学生活动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
1.在作前指导课中的学生活动
        在作前指导课中的学生活动最重要的的目标体现是要让学生找到可以写的题材。被誉为培养出中国最年轻的专栏作家蒋方舟的母亲、作家尚爱兰女士说:“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文字的高位截瘫者,他的文学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别人才可以存活。”所以,作前指导课如何解决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米”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学生活动的开展。
1.1通过学生活动捕捉内在情感
        学生作为一个主观能动体,有着丰富的内在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往往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变得迟钝、不善捕捉,渐渐地失去了敏锐的感知力。组织基于学生实际的活动,能帮助学生关注周围的世界,捕捉内在的情感,这是写作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比如我在教学如何写景时,组织学生带上自己的纸笔,一起走出班级,感受学校的景色。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能感受到的春天全部记下来或者画下来。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三三两两在欢声笑语中捕捉春天的气息,有的独自一人欣赏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的凑近地面观察刚刚抽芽的小草……在我多次提示拿笔记录下,他们在本子上随意地写满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物和瞬间的遐思。回到班级后,我组织同学们相互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春天。有个学生上台展示了自己手中的一块小石子,并介绍说:“这是我在一片草丛中捡到的,我觉得那片草丛特别绿,草里都散发着清香,上面还有露珠。可是我不能拔草,也不能把露水带回来,我就捡了草下的一颗小石头,我觉得它在我手上也是有生命的!”同学们听完都十分有感触,没想到平时很多被自己在眼前忽略的景色,竟能通过一次集体的活动触动了自己内心最敏感细腻的情感,从而获得了这种善于观察自己内心体验的能力。我相信他们通过自己亲自的感受、通过聆听其他同学生动的语言表达,会自然地对外界事物多了一分敏感度,写作还怕“无米之炊”吗?这样的学生活动对于作前指导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1.2通过学生活动发散写作思维
        作前指导还可以通过发散思维的形式让学生积极、有目的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选择一个学生有兴趣的事物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引导。比如我以“宠物”一词为中心,让学生展开思维发散。学生们很快想到自己家的小动物,但也有在学生对自己的宠物洋洋洒洒的介绍中,我在黑板上围绕“宠物”一词写下“宠物的特性”、“宠物的外形”、“宠物的性情”、“宠物的来历”、“宠物的故事”、“宠物与我的情感”、“宠物带给我的启发”等,在此层面上,我继续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活动,进行深一层的思维发散。要求同学们围绕文章的主题对发散出的材料进行取舍。大部分的学生都将自己的深层思维停留在自己对宠物的情感依恋,我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发射:“很多同学从‘宠物的故事’发射出许多宠物的趣事,表达了幸福欢乐的主题,同学们还可以从其他的层面进行思考吗?”结果有一位学生谈到自己时常看到被人遗弃的宠物时,对“宠物的命运”这一层面进行了富有人道主义的思考,她说:“我认为很多人把宠物当做一时取乐的玩具,而不能承担起它们的一生。我曾经在书里看过一句话‘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达到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这时,这位学生从“我对宠物的情感”这一层面中脱离出来,进行了更具有思辨性的哲理分析,为主题的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接下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大的激发,从许多不同的层面对“宠物”一词进行了思维的发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明确了以一个中心为出发点进行记录自己瞬间的遐思的写作方法,并且能够将写作中较少把握到的“中心明确”、“详略得当”都通过思维导图的活动形式关注到了。学生还能从其他同学的阐述中扩大自己的思考深度,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使自己能够更具思辨性地思考现实问题,这是作为初中生所必须掌握的能力。
2.在作后讲评课中的学生活动
        作后讲评课以学生互评为主,教师可依据中考范文的结构特点,给出的写作的评分标准,例如以“生动的故事情节”、“精彩的的场面描写”、“思辨的哲理阐述”、“有味的画面结尾”四个方面进行小组间评分的学生活动,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四人一小组,每组分别拿到其他组员的四篇文章,同组同学轮流对这四篇文章进行四个评分标准方面的打分,在小组内所有同学都完成评完分数之后,统计小组四篇文章每篇最后的平均分。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同学的作文过程中明确评分的标准,并能从阅读同学的作品中学习到优秀的部分,也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更能规范自己的作文。
                                           小组作文互评打分表

       
        最后,还可以选出小组作文中分别在这四个方面最值得肯定的一篇上台读一读,与大家分享佳作的精妙之处。在朗读和倾听别人的作品时,同学们得到的不但是相互借鉴的过程,而且对于文章被读到的同学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这样的肯定激发着其他同学的想把作文写好的冲动,对作文整体教学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学生活动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在写作教学中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学生活动,能够在教学目标得到落实的前提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到写作带来的尊严、快乐和成就感。并且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善于表达、大胆创新的语文能力,为学生掌握更好的写作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希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活动型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2011(5):24-25
2.陈立军.对加强语文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认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5):47-48
3.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