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 陶杰
[导读]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已成为各个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陶杰
        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师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摘要: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已成为各个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差距也越来越大。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质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各界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要任务和责任,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的教学义务。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来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本文以基础计算机教育为例,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掌握实用计算机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有效路径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提供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增长学生的信息知识并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计算机教学,学生具备了较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然而,从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部分难题,例如滞后教学观念,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及难以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的难题。因此,面对现实的变化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计算机教育要与时俱进,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基础计算机水平[1]。
1、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信息学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新时代中职生整体素质评估和能力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社会各行各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充分理解基础计算机课程在人才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尽管一些高校已经认识到并改善了基础计算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但是改革对于计算机教育的影响仍然微不足道。
2、中等职业学校基本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
   2.1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兴趣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对于在新时代中成长的中职生来说是很普遍的,因此学生对基础学习不感兴趣。近年来,这种现象变得越发明显,基础计算机课程对他们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在学习过程中它们具有敷衍的态度,学习倦怠的问题。
   2.2教材对基础计算机课程的适用性不强
   目前,基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材料种类繁多,但真正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教学材料却不多。调查发现,当前用于基础计算机课程的大多数教科书都过于刻板和生涩。一些教科书可能超出了大纲的范围,未能显示中职学生的教学针对性。这使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感到厌倦,这些书着重讲解理论知识,缺乏与中职的实际相结合,故不能有效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2.3 教学方法是标准化和单一的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习惯于采用“灌输”教学法,强调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从而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计算机教学没有重要的应用效果。
3、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1及时更新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
   在基础计算机教学的新时代,学生接受基础计算机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须要突出学生在基础计算机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以学生为教学根本。

因此,新时代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树立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对中职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以改进教学方法。
        3.2 根据专业特点丰富教学内容
        鉴于不同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不同,教师可以使用大数据来跟踪和分析学生在教学系统,网页等中的操作和浏览行为,并将其用作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在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求及其兴趣点的基础上,结合教科书内容和职业培训要求,整合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基础计算机教育内容,从而更好地解决进行基础计算机教学服务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的职业学习问题[2]。例如,在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已经在大规模使用大数据进行办公,对员工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基本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强实践办公技能的实践,同时认真教学与办公及其他实践过程相关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性专业能力。
        3.3根据学习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教师改革现有的滞后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以传授基础知识为基础的个体教学法,逐步转变为以先进为基础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教师应运用现代和先进的教育技术方法,如翻转课堂、微视频教学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来教授基础计算机,并发展最有效和针对性最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例如,对于Excel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积极使用这些函数来计算平均班级身高或上课前玩游戏的平均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率。
        3.4基础计算机教学日历系统的改革
        在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计算机教学的新时代,必须重视评价方式的高效性,评估的全面性和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进行基础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时,教师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导向的评估体系,因为评估是利用大数据来创建多样化和分级的教学评估体系。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大数据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将过程上传到教学平台的公共空间。学生可以相应地复习基础计算机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客观地评估他们在自我评估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其次,完成特定的教学单元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和执行单元测试,要求学生根据测试要求执行计算机操作并完成测试作业。例如,在学习了Powerpoint制作之后,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理论知识和制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在了解学生精通Powerpoint操作,材料使用和完成制作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综合性评估,基于上述评估方法,教师还应在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学习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基础计算机评估教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在通过评估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使基础计算机教学成效显著[3]。
4、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无论是计算机专业教师、非计算机专业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面对许多问题。抓住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机遇,以互联网作为基础计算机教学的基础,以学生为教学的本位,改变教学观念,丰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内容和趣味性,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和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计算机教育改革,并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瑛 .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 ),2020(05):152.
[2] 毛晓明 . 构建面向岗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 式 [J]. 传播力研究 ,2019,3(13):222.
[3] 肖晋华 .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与实践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14(31):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