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婷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 湖北 咸宁437300)
摘要:微课程是随着当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特别是在近几年里,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微课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微课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微课程的教学作用发挥得很明显,它具有随时随地播放、反复学习的特点,这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如果微课程能够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灵活地对微课程进行设计,能够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微课程 中学语文应用
1微课程的理念及特点
微课程是指利用多媒体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视频的教学方式,它将教师的讲解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动画或其他方式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剖析分化,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内容。微课程可以代替教师为学生上课,学生可以灵活地选取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特别是对重难点的学习,学生可以重复多次的视听讲解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微课程最显著的几个特点就是:(1)时间短,微课程之所以“微”,首先是因为其课程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相比课堂教学时间来说相对较短,微课程制定的时间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内,能够使学生在此时间段内高效学习,也方便学生利用课后散碎的时间灵活学习。(2)内容短,微视频第二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内容短,微课程一般是为了突出某个重难点而录制的视频,它相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精简。(3)灵活性强,此处所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更强,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在任何时间或地点进行学习,可以选择线上或者线下移动式地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容易将微课程和多媒体课件混淆,认为多媒体课件就是微课程。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它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不能和教师独立开来,而微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脱离教师进行教学,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2微课程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文章难度较大,对于语文素养并不好的学生来说理解上往往会存在偏差甚至难以理解文章真正的意思。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程资源,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来代替文字表达,让学生相对直观的来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更容易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高中语文常常会学习国外著名小说,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差异,某些文章描写的环境和内容让高中生很难理解,在描述某些场景或者特殊环境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播放文章描述的环境,帮助学生真切感受当时的情况,有助于理解文章意思。
3微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3.1明确设计对象
对于高中生而言,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于知识的汲取和认知水平也都存在不同。在微课程的设计时,应该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合理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程。对学生的分析应该包含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和学习差异,这一步骤是微课程设计的首要一步,也是影响微课程设计成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明确设计对象是微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是不同个体通过微课程学习得到提升的重要保障。
3.2注重互动性
微课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互动性,微课程教学并不是一个单向的知识传输,对于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的带动学生积极学习。其互动性包含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旧知识与新知识的互动。比如在线上学习微课程时,学生和老师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可以通过发弹幕的形式沟通所学内容和学习心得。这样的方式更能增强课堂的活跃性,增强师生感情且有利于微课程的发展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3.3合理选取微课程设计的知识内容
微课程设计时应该合理选取知识内容,选取的知识内容应该符合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其次应该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征,最后呈现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程。微课程设计时应该将知识点分解细化,以最小单元呈现在微课程中,以符合微课程精简的特征,方便学生灵活学习,更有利于微课程的开展。
3.4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深度融合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要讲授的课程内容提前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前认真学习,将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难点记下来,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交流,认真听教师精心讲解,形成翻转课堂,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3.5借助微课程,培养学生古诗词素养
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年代久远,学生学起来很困难,教师可以就一首诗歌的主旨、艺术特色制作成微课,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力。例如,在讲授《涉江采芙蓉》时,就可以将《古诗十九首》的背景、整体风格,艺术特色加入微课中,在讲解《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歌时,以点带面,让学生领悟《古诗十九首》的魅力。
3.6借助微课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文体来分类教学,可以分为实用性文章阅读、科技类文章阅读、文学性文章阅读、文言文阅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制作一些阅读不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的微课,在学生阅读训练开始前,播放微课,提高阅读效率。
3.7借助微课程,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一直是学生头疼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微课程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如何从素材中提炼观点,帮助学生谋篇布局,帮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制作微课,帮助学生形成文体写作意识、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法。
综上所述,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定期的查漏补缺。微课程将课堂重难点整合后进行片段化,将众多复杂的内容精简化,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指导,从而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利用琐碎时间灵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莉. 探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问题[J]. 戏剧之家,2018(4):209-209.
[2] 赵丽芳. 浅谈微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77-79. DOI:10.12241/j.1009-7252.2020.01.042.
[3] 陶庆明. 微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9(9):92-93.
[4] 牛笑寒,王娜. 优化微课设计与实践,推动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发展[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50):85. 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50.085.
[5] 高成颜. 高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17(30):67. DOI:10.3969/j.issn.1673-9582.2017.3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