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颂丽
广州市天河区长虹小学 510630
摘要:基于兴趣引导的教学模式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工作中中较为常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过程中,课堂教学已不再强调“照本宣科”式教学,该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抑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仍旧存在刻板、缺乏灵活性以及趣味性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学生
一、引言
小学数学在内容上主要以基本的运算、公式与定理等方面组成,对于此类知识内容掌握较差的学生,在理解上容易遇到难题,部分学生由于接触的内容过于深奥或者教师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的营造,造成心理方面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上需要进行一定转变与优化,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的实施质量。
二、根据教学情况进行思维引导
基本学情是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编制与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以及课后学习的表现情况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模式的实施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趣味引导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学生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编制趣味性、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思维。对此,教师在结合学情的基本情况上,结合趣味引导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模式上的转变,如在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手工的形式,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教学进行几何图形的创作,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理解圆形、长方形、平行西变形所具有的几何特点。该种教学模式在主体上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不同,以往主要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需要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学习,缺少灵活性与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培养以及习惯养成。因此,需要在结合学情与趣味引导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转变教学模式。
三、引入情境提升学生参与性
教学情境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中,主要指一种类似虚拟的教学环境或者某个固定场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自发应用所学知识处理相关事物。结合趣味引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情境的营造方面应着重游戏化的模式创建,使学生通过参与轻松娱乐的教学环节,思考与应用所学知识参与游戏情境。比如在应用题方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生活化的场景中进行选取,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生活场景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参与教学。[1]如设定学生购买物品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结合生活经历与教材理论内容展开思考,进而逐步发现课程学习所具有的趣味性。
四、合理构建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至教学活动中,由此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展开提供相应的帮助。以往的教学氛围在形式与内容上,较为缺少趣味性的内容营造,整个教学流程较为死板,学生的参与性不高,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对此,在趣味引导的教学理念研究、分析与应用中,需要将其理念应用至教学氛围的营造工作中,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的教学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至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氛围的营造工作上,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参与至课堂教学中。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方面的教育资源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在教学的应用上,能够较好帮助教师工作的展开,同时,丰富的教学资源也能够较好打造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好参与至教学活动中。[2]
五、拓展教学内容构成
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通常与现实生活元素较为接近,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在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引入相关方面的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数学理论内容的学习。比如,通过反复阅读,促进对结论的理解,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结论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本时,要咬文嚼字地读课文,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理解数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知识拓展新的学习途径,学习内容得到丰富与多样化构造。
六、通过问题引导动手操作提升教学互动质量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结合教材的理论内容进行指导,流程也相对固定。小学阶段作为学科思维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探索欲的激发,通过问题引导、探究与解答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以此逐渐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定教学问题的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课程理论体系以及当前的教学工作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在当前的课程理论体系衔接中,更好进入学习状态以及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分享汇报。在直观操作中理解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体会到假设法的基本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从而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亦能从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结语:综上,新课程在新的标准制定上,相较于以往的教学规定,新标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即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教学资源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获取较好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体系中获得较好的教学引导。
参考文献:
[1]刘洁,郑子文.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
[2]储爱武.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