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彩萍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教育和体育局 617000
摘要:早在三到六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就对不同阶段幼儿提出了要求,幼儿们要从小对国家的国旗国歌有所认知,然后进一步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幼儿园要按照相关的发展,只能对孩子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幼儿们更好的成长,为了增强幼儿爱国主义意识,需要借助以下策略,帮助幼儿们实现有效进步。
关键词:幼儿;爱国主义;意识;方法
2019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定且必须要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品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这有助于幼儿建立正确且扎实的三观,从而切实的接过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担。
一、增强幼儿爱国主义意识的重要作用
幼儿是个体形成品质品德的重要时期,紧抓幼儿教育,让每个儿童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日后儿童的成长所带来的好处是无可估量的,当未来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爱国情,每个人都因为自己内心的情感而牢牢的拧成一股绳的时候,这股力量是无可估量的[1]。幼儿期也是个体形成品质品德前,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说明了幼儿时期形成的品德是会影响这个人一生的,因此,幼儿爱国教育势在必行。
二、增强幼儿爱国主义意识的实效性策略
(一)以身作则,教师发挥榜样作用
想要教育出拥有爱国意识的学生,必须要有一支同样爱国的教师团队。在幼儿中开展爱国教育活动,教育者的爱国意识与家国情怀必须足够扎实,提高教育者对于爱国主义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将教育主义精神传达下去,才能有激情投身爱国主义启蒙教育中去。应对教师团队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加强教师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增强教师间对儿童教育经验的交流碰撞,相互学习进步,集合每位老师的智慧,共同探讨出适应当下的爱国教育模式;组织教师听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讲座,加强自身学习,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向幼儿传输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变成自发行为,时刻表现出对祖国的尊敬和爱,为幼儿做出良好的表率。例如幼儿园每周组织幼师们进行学习强国内容的学习与讨论,在给幼儿们播放适合儿童观看的红色内容后,由老师们带头,先对影视内容进行交流与点评,带头学习祖国英雄人民英雄,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二)坚守原则,学生教育有针对性
第一,应循序渐进,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急于一时进行填鸭式教育,应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爱人是爱国的基础,小时候有爱人的行为,长大后自然就会爱人民,爱国家[2]。要培养幼儿对父母的爱,教育幼儿主动体贴家人,问候家人,对家人不羞于表达自己的爱意;培养幼儿对老师的爱,教育幼儿尊重老师,对教导自己的老师不羞于表达自己的谢意;培养幼儿对同学的爱,建立集体意识,相互帮助,对同在团队里的朋友,不羞于表达自己的善意。
分享爱是人与人之间有效的交流方式,它能让人们关系更加紧密,同时也能让幼儿时期的孩童更多的交流,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爱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被大家认可的,而不至于让儿童变成只懂自己需求的“利己主义”。例如在每天的娱乐游戏活动中,多添加一些需要让孩子们团结配合才能完成的游戏,并在游戏结束后,让孩子们拥抱自己的队友,对同队帮助自己的小朋友表示感谢。
第二,应注重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心还是在“爱”上,这种爱是深沉,强烈,主动,不可阻挡的。幼儿正处于情感大于理智的阶段,自控意识比较差,很容易响应周遭环境的变化,对幼儿的教育一定要科学合理,不能偏激。由于年龄限制,幼儿还不能对很多事物形成具体概念,所以教育内容也应当倾向于对情绪的传达,组织幼儿们一同进行音乐学习,对国歌进行鉴赏,教导幼儿逐渐熟悉国歌,会唱国歌,再到听到国歌时需要立正站直,注视国旗,培养幼儿心中的庄严肃穆的感觉,以及对国歌充满自豪和敬畏的感情。这种耳渲目染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来说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
第三,教育应易被接受。同样因为年龄的限制,幼儿并不能领会太深沉的感情,爱国主义作为时代主旋律,其中包涵的情感,对幼儿来说也过于抽象,但我们可以把爱国主义精神细化成故事,细化成具体的每一件事,例如结合神话于现实,向孩子们讲神农氏尝百草的时候告诉孩子们,是袁隆平爷爷种植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吃不饱饭的世界难题;向他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时,告诉孩子们,如今我们也能办到神仙才能办到的事,我们也能登上月球,一探月球背面,带一捧月球土壤回到地面上,试试它能不能种菜;讲共工祝融的故事时,告诉他们,现在祝融已经可以登录火星了!幼儿爱国教育应结合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讲给他们,让他们获得最单纯的民族自豪感,让幼儿在这样的渲染与熏陶下,感受中国的强盛和民族的伟大。
(三)氛围宣扬,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应有路径措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核,激发学龄儿童对祖国的认知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儿童内心爱国体验,建立正确的精神体系,能够为其一生的爱国信念夯实基础[3]。幼儿爱国教育应有以下几个阶段,先用各种事件进行教育渗透,让幼儿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萌芽;再之进行爱国主义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已经发芽的爱国主义种子继续茁壮成长;次之创造一个有浓郁爱国情感的空间环境,让每个孩子心中的小树能不受压迫,肆意生长;最后以建立共同的家园为纽带,把孩子心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拧成一股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爱国主义情怀上狠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我们是爱国主义文化的传递者,幼儿则是爱国主义文化的承接者,有传有承方能实现闭环。抓好幼儿爱国教育,关系幼儿成长的大事,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大事,只有当爱国主义情怀扎根幼儿心中,才能让其将来肩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感。爱国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却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幼儿教育,功在千秋,只有结合实际脚踏实地的对孩子们进行付出,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教育,才能让爱国之花开遍孩子们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让幼儿对生在中国,充满强烈自豪感,归属感与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章丽芳.爱国主义教育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实践研究[J].第二课堂(D),2021(02):64-65.
[2]吴小芬.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增强幼儿德育实效[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