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蒙蒙
浙江永嘉县枫林镇中学325112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地,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复杂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故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若仍填鸭式教学模式与老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则难以唤起初中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快速调整教学理念,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缔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内培样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前言:教育即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身为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摒弃应试教学思想,坚持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为教学目标,大胆尝试新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兴趣是影响自身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兴趣是初中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故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而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无法快速消化数学知识。从而导致部分初中生丧失学习兴趣,情况严重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率几乎为零。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借助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多媒体设备的强大表现能力,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内容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有效激发初中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创新意识铺垫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在互联网中为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视频资料、图文资料等,将精品内容编辑至教学课件之中。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教学课件中的视频资源,以生动立体的表现内容展示课堂教学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提高知识消化速度。
此外,教师可为引入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明确对称的具体概念。学生在接触相对熟悉的内容时,容易产生兴趣。最终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
二、缔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氛围在无形之中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状态。故此,教师应重视教学氛围的构建。
每个初中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如何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和心理变化规律。针对每个学生的特质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部分内向的学生则尽可能多的给予其发言机会,鼓励其阐述内心想法并给予赞扬。对于思维跳跃的学生则提出开放性问题,不限制其思维发散。最终,在班级内构建和谐、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阶段深受广大师生青睐的教学模式之一。教师在运用时应合理分配小组,采取差异化分配方式,否则难以发挥其教学效果。教师在分配前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能力、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内容,将不同学习层面、学习能力、性格的学生整合至同一小组内,保障各小组整体实力均等,不存在个别小组实力过强或过弱的情况,同时确保小组内学生差异互补。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教师即可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在课前为各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将知识重点难点列入其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探究知识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各小组成员大胆交流,阐述个人想法,形成思想碰撞。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倾听他人想法,意识到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提升自我,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允许学生打破常规,促进思维发散
创新往往是违背惯例,力排众议而形成的。创新意识即是寻求突破,不合常规的思维意识。创新思维具有鲜明的实用性、新颖性以及独特性。故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较少对学生的束缚,允许学生打破常规,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外角和定理》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出一道例题,让学生求证五角星角度之和,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图形内容。随后将图形进行拉伸、压扁等操作,继续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掘个人想象力进行解题,不限制解题方法。最后,学生会提出多种解题方法。例如,将五角星的五个角剪下并拼凑到一起;或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或使用三角形外角与定理,发现怎样操作最后结论一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形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初中数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缔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允许学生打破常规,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最终,满足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完成学科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尉晓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112-113.
[2]吴胜英.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4.
[3]常胜彪.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