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学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徐菜芬
[导读] 由于小学低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的局限性,没有积极的学习意识,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指导。

        徐菜芬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宛水第二小学 655400
        摘要:由于小学低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的局限性,没有积极的学习意识,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指导。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成绩和发展良好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养成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小学的思维特点相结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良好的学习习惯驱使学生学习数学,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低学段,数学教学,培养,习惯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不仅必须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还必须促进整体发展。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由于数学具有实用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对低学段学生加强引导,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学习习惯的指导下更深入地学习数学,并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
        一、帮助学生养成专心倾听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听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思考所学内容的基础。认真听老师讲课的良好学习习惯会极大地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并决定课堂上所传授知识的效果。如果学生缺课且注意力不集中,就没有良好的教与学效果。因此,学生应认真听取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和加强形成听课的学习习惯,避免在上课时做小动、互相窃窃私语,走神等。在课堂上,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对这些行为的矫正。在课堂上,不仅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还需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学习兴趣,随时准备对其他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二、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集中精神听课,可以经常对学生进行提问,当有的学生表现出茫然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会感觉很不好意思,再接下来的课程中,会集中精神听课。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以及观察习惯的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并掌握。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数学书籍的习惯,掌握教科书,让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思维,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形成数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新的课堂标准中清楚地表明,学生要养成务实的态度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根据新课程结构进行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课堂上给学生预留出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在独立探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智慧,并通过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交流和碰撞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形成灵活的方式,思考并培养学生的思想。
        在实际的学习中,需要把“看、读、思考、练习”进行有效结合,并建立学生对阅读教科书和吸收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指导学生理解图片、样式和文本,然后指导学生弄清术语,并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可以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以及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课余时间,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推荐一些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以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学的魅力。
        四、养成问问题的习惯
        创新意味着观察事件,提出疑问,寻找答案,是推动进步的动力。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非常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学和多问,使学生形成在学习数学时可以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学会问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
        五、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学生要多发言、多思考。在学生进行发言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认真倾听。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发言的习惯,认真听后,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六、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养成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比较粗心。例如,完成作业,自己不检查,出现很多本来不应出错的地方,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谈,加以改正,在未来的学习中,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通过学生的自我检查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检查来互相促进,从而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结语
        学生进入小学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教师不应盲目地专注于知识的培养,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有必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和其他校园活动中的学习行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相关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2]武平格.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