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萍
茂名市电白区坡心镇中坡小学 广东 茂名 52503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科学育人观的科学推进,班主任群体纷纷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究班级管理的最优化策略,力求为小学生输送科学化的常规管理、德育培养、思想教化和文化滋养,实现小学生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让农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农村小学班主任肩负的责任。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的,一方面,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并不高,又多进城务工,没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差;另一方面,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农村小学生接收的信息十分丰富,自主意识日益凸显,如果班主任还是以说教的方式管理班级,学生往往不服从管教。农村小学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以身作则,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益。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
(一)学校管理条件较差、留守儿童逐渐增多
尽管经过多年的优化建设,我国农村小学基础建设和管理水平发展迅速,但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农村小学仍然存在办学及办公条件相对简陋、管理规章制度缺失、班主任自身管理水平有限等诸多问题。农村年轻家长为了生计常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严重。由于农村小学条件相对较差,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进城去上学,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一些学校不得已只能撤销合并,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教育方法差,效果不明显
班主任虽大多来自高等师范院校,也学习过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但是,相关专业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切实有效的管理经验和实践方法相对匮乏,因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书生气”往往难以取得实效。
(三)家校沟通难,管理无外援
更为严重的是,天天忙于打工挣钱养家的家长很少拥有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从而加大了班主任了解小学生主体信息的难度和强度。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该改变“一言堂”的传统管理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管理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不应该根据学习成绩的优劣给学生划分等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用心且耐心与学生沟通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农村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潜力就可以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来。当然,班主任还应该起到引导和主导作用,担起管理的责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以理服人,以德示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纪律感和集体感,同时又使其身心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二)关爱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三条指出:“关爱学生。”因此,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我认为,关爱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尊重、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大部分农村学生缺少和家长进行心灵沟通,有时犯了小错,得到的是家长简单粗暴的批评或是一味地包庇溺爱,久而久之,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如班主任跟学生对话时,要半蹲,面带微笑,平视学生的眼睛,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尊重他的,教师和他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我刚接手六年级班主任工作时,我班两个学生因琐事发生矛盾,后因面子问题,矛盾升级,发展到打架。我知道后,把他们叫到我的办公室,先让他们坐下,给他们每人倒上一杯水,等他们情绪稳定下来后,再给他们讲一些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故事。我观察他们的表情变化后,再问他们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等。最后,这两人在我的引导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两人也握手言和。
(二)提升班主任自身修养和管理水平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教重于言传,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加强班级管理水平。在衣着上尽量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树立良好的形象,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通过网络课程或外出交流学习的方式,广泛涉猎多学科文化知识,通晓教育学、心理学、思想品德、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等多个学科知识,把管理、教育和心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深入了解学生,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先进管理体系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科学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班主任作为教师和管理者,既要把教学工作做好,又要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班主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做大事小事都管的“包干者”,要做一个高瞻远瞩的引导者、运筹帷幄的指挥者,培养任用一批工作能力强、自律性强、热心积极且有影响力的班干部。班级学生干部对集体有“以点带面”的作用,学会向班干部“借力”,精心选拔并悉心培养班干部队伍,注重对班干部进行传、帮、带,鼓励他们发挥模范作用,就能引导班级健康发展。
(四)进行民主化的班级管理
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通常是由班主任全权负责,这不但会增加班主任的管理负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中,这一管理方式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应做到以育心为主,对学生进行民主化的班级管理。一方面,班主任要让学生认识到参与班级管理是一项光荣的任务,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管理意识,可让学生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干部,使班干部能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辅助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也有利于在班级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环境,让学生以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努力争当班级干部来进行班级管理。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应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可让学生轮流当班干部,这样能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也能挖掘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使学生为班级管理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新时代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很有意义的工程,它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依赖于爱心、耐心、责任和综合能力的相互交融。只要学校重视对班主任的培养和激励,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学生干部为主导加强班级管理建设,以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陪伴他们成长,愿意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学生和家长给予理解和配合,那么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及突破思路探讨[J].新课程,2021(13):212.
[2]柳俊靖,翟久江.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智力,2020(21):171-172.
[3]吴军.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读写算,2020(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