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中德育素材的挖掘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张艳辉
[导读]
        张艳辉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省528311
        【摘要】音乐素材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审美性,而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音乐课上我们可以将说教式的德育灵活生动的在音乐课中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几乎每一节音乐课同时也可以是一节精彩的德育课,关键是教师要善于从多方面挖掘这些德育素材。
关键词:音乐教学 德育素材 育人
        音乐教育,音乐是手段,育人是根本。音乐素材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审美性,而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音乐课上我们可以将说教式的德育灵活生动的在音乐课中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欣赏课上我们可以学会分辨美丑;创作课上我们也可以尝试创作积极上进的作品;歌唱课上我们还可以歌唱祖国,友谊。几乎每一节音乐课同时也可以是一节精彩的德育课,关键是教师要懂得如何挖掘这些德育素材。那么在我们平时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挖掘这些有效素材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
一、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良好的师德表现和言行举止能够向学生传导正确的行为习惯,耳濡目染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教师从迈进课堂的第一步开始,就已经成为学生的焦点。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学生。教师想要事半功倍必须做好学生的榜样。
        首先,着装得体,拒绝浓妆艳抹。这是对一个老师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观点我们不需要太多论述,有个真实的事例。有个女音乐老师穿着较露入课室看晚自习。第二天语文老师收到的日记中就有了学生的这样一段话“低胸吊带,弯腰拿凳,酥胸半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大家也许已经察觉出漂亮老师总是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有些学校要求女老师化淡妆,在我看来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虽然我们音乐老师大多有着娇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和追求时尚的个性,但是在学生面前仍需掌握好打扮的尺度。
        其次,举止优雅,言语得体,处处体现音乐教师独有艺术气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好言一出人心暖,恶语伤人三月寒。语言也是人品的直接体现。所以教师要切忌粗俗的污秽言语,和恶毒的讽刺性语言。严爱结合,让学生如沐春风。同时培养自己端庄的举止、优美的仪态、高贵的气质,无形中将学生折服。学生也会在无形中模仿,学习。这样教育就在无形中进行。
        再次,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要有丰富的感情和表现力。要想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教师要敢于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学生的表现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绪也时时刻刻在感染着学生。要想达到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效果这点尤其重要。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因感动而流涕;因进步、成功而兴奋;因诙谐而大笑;因丑恶而咬牙切齿。渲染气氛,让学生产生共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效果随之提高,音乐课也就更受学生欢迎了,更重要是学生在音乐课上懂得了分辨美、丑、善、恶,并在教师丰富的情感表达中被美丽善良的人物和事情感动着,也因丑恶阴险的人和事而义愤填膺。
二、充分利用书本,兼顾实事。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还是湖南文艺出版社或其他省级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都是结合了学生年龄特征,以音乐文化作为编写主线,由古今中外各种丰富的音乐元素构成的,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观。既强调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弘扬,又重视对世界音乐的了解;既强调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又重视对现代音乐的学习。同时,亦注重音乐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同构关系,有益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素材中还包涵有丰富的德育素材,以达到通过音乐教育达到培育学生的目的。

所以音乐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含蓄的德育教材。音乐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认真挖掘其深一层的含义。可以参考教材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明确教学目的,有重点的安排好教学内容。同时,时事政治也成为我们德育的很好的“佐料”。学生对周边发生的各种时事新闻非常敏感,国家大事他们了解,八卦新闻更是了若指掌。教师要能借助音乐课堂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明辨是非,触类旁通。例如:在中央新闻联播中,经常可以见到的主席出访某个国家,或迎接某国重要领导人物时的场景。学生留意在欢迎仪式中使用的音乐、仪式等,可以从之感受到不同国家的音乐和风俗特色,也能从中领悟世界和平的美好。
        三、充分观察、搜集身边活生生的素材,能够更容易达到育人目的。
        陶行知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任何一个场合、场所,都是教育之场所,教师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素材收集,为课堂所用,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一直被同班同学嘲笑的女生问我“老师,我可以学钢琴吗?”“当然可以。”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她默默伸出左手,原来她经常藏在衣袖里的那只手比常人少了一个指头。在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和思考后我决定给孩子们上一节课《我的梦》。那节课里我将收集到的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已经成员的介绍展示给大家,并深情并貌地引导大家“我们应该对带周围身体有稍微缺陷的朋友和家人?”“如果你是残疾人你会怎么样?”。学生们纷纷表露自己的心声。总结出用正常的眼神来看他们,残疾人也可以创造出一般人没有的成就。后来,我利用课后时间对这个女生进行钢琴辅导,她进步很快。有一次我走进课室,见到了她手指在钢琴上自信飞舞地一幕。对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快乐。抓住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有血有肉的呈现在课上,这种音乐课对学生来说不止是在欣赏上“美”的享受,而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以后的人身意义深远。
四、反面出击,从反面素材中找到最有利的德育素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一件过失争辩,往往使这过失显得格外重大。教师也是人,在教学中教师偶尔也存在语言或着其他方面的失误,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甚至有时候我们还要刻意制造“失误”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为教师挑刺的同时警醒自己。萧伯纳曾说过:成功网罗着大量的过失。我们面对的学生都还只是孩子,犯点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相反这种反面素材,可以成为我们活生生的德育素材。音乐课经常被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认为是懒散的,音乐教师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推谢的责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如是,所以教师要严抓课堂细节,即时间纠正个别学生迟到、旷课、早退以及上课打闹或做其他音乐课外事情的错误行为。以一举三,课后跟踪教育。当然,学生之所以出现音乐课表现懒散的原因主要是对音乐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教师同样可以拿反面教材和正面教材进行对比,让所有学生了解音乐,并产生兴趣,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多运用激将法和谈心法,实施课堂课外双重德育的方法。在德育的目的中将其音乐素养培养,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让他们明白为人要严格要求自己的道理。
五、勤于总结和反思。
        总结和反思是教师业务发展的有效途径,德育渗透更不例外!教师不仅要反思、总结做得成功的地方,也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失败之处。人无完人,及时的反思和总结自己在德育方面的方式方法,发扬教学育人的成功方面。音乐教师要勤于写下总结,并对每堂课及时进行反思。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总之,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美的作品,还要培养他们美的品格。音乐教师只要树立好榜样,充分利用课堂上下,书本内外的各种素材,挖掘其中的德育真谛,及时总结和反思就一定能够让音乐课堂盛开德育之花。
  参考文献:
[1]《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罗伯特? 斯莱文 人民邮电出版; 第1版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