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背景下初中主题活动的开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梁杰
[导读] 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化、生活化、目标明确以及全员提高教育的基础,确保以德育为背景下的初中主题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梁杰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摘要:在我国教育中存在“人无德不立”这一观念,而德育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其对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以德育为基础及核心开展主题活动,保障学生提高自身成绩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德育方面不会落下,强化学生个体观念以及良好行为的养成,结合学生实际,施展个性化教育。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化、生活化、目标明确以及全员提高教育的基础,确保以德育为背景下的初中主题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德育背景 初中主题活动 开展
一、完善创新德育背景下主题活动形式
        在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初中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当前阶段所发生的问题以及待预见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防患方案制定,并将其同主题活动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的放松学生的心里防备,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主题活动中所要表达的观念,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自身行为和思想上的认知,由此促进在德育教育背景下全方位素养的提升,保障学生全身心的健康发展,达到德育主题活动开展的目的。
二、以德育为基准,开展多样性、多元化的德育主题活动
(一)利用节日和纪念日进行主题活动的设计
        通过节日和纪念日进行德育及展开主题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参与其中的方式,明确其意义及价值所在,巡回自己所忽略的部分,进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自身。如“母亲节”,让学生在母亲节这一天开展主题活动,自由准备诗歌朗诵、歌曲、舞蹈等各类表现形式以深入感悟母亲的爱是一种包容、原谅、理解、宽慰等各种情绪的集中体现。在学生融入到主题活动的氛围中去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对母爱这一次进行深入的剖析:“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母亲对子女的关心和期盼。说明孩子在母亲心中的地位甚至比包括生命更重要,告诫学生避免做出“母行千里儿不愁”的行为或产生此类想法。熟知爱是相互的,即便是亲人的爱也是要有回报的,避免学生认为这种爱只是必须的、理所应当的自私心理的产生,让学生明白这种爱随着母亲年纪的增长也是会有停止的一天的,让学生学会珍惜这份爱、学会孝顺不仅仅是以学习作为回报、学会爱是相互的,是需要回应的。引导学生从生活小事的言行举止中注意规范,关爱父母、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的“孝”。
(二)结合社会现状进行德育活动设计
        因我国义务教育均是封闭式管理教育,学生对外界的信息接受是相当闭塞的,学校可以通过对社会发展阶段发生的某件事拟定相关德育背景的主题活动,以此对学生起到警示和促进。

如“家国情怀,中国风采”的爱国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对近期全球抗疫的教育短片《全球抗疫中的中国担当》的播放,向学生直观描述国家在全球抗疫中积极展开的各项重大举措;国家无数“逆行者”舍小家奉大家的英雄事迹和精神,通过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的真实举措,让学生明白我国对任何一位公民都不抛弃、不放弃,一旦发生任何事,国家都是全体公民的港湾和坚强后盾。同时向学生展示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如:向全世界普及疫情防控救治技术、向各国出口疫苗等,告诉学生我国作为大国的担当精神,在遇到灾害时国家的无私精神,进而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能够将这种情怀付诸于行动,爱家、爱校、爱国,告诫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全有保障的学习环境,争取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德育主题活动
        初中学生这一阶段正处于叛逆期的萌芽期和发展期,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各类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将所发现及预见的问题进行综合汇总,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融入到德育主题活动中去,达到德育主题活动的真正目的。如“遵纪守法小公民”这一主题活动,通过对法律的趣味性、故事性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吸收其内涵。这一阶段的学生因为易怒、暴躁等情绪,极易发生不良事故及后果,所以侧重点着重以防止学生打架等不良行为为基础展开相关法律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趣味性的法律讲解中,牢固的理解记忆,并深以为戒,避免发生此类错误,有效保障学校整体环境和氛围的和谐,让学生能够更健康、安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又如“心理健康小助手”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因青春期的叛逆,学生或多或少会有心理上的问题,可以通过聘请心理医生或心里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讲座,同学生之间建立及时、有效、无障碍的沟通,让学生更信任教师,能够敞开心扉表达内心所想。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的积压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或心理扭曲影响性格最终影响个人的成长。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及时纠正学生心理问题,保障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德育主题活动开展的效果,活动开展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主题活动的开展形式要秉持多样性、多元化的特性,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和道德品质,充分将外界有效的信息融入到教学中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制定不同年级段的主题活动方案,并开展教师研讨大会,通过对我国整体发展趋势中存在的对学生有利的因素进行提炼及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主题活动,以达到高品质、高效用的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思娜. 德育背景下初中主题活动的开展研究[J]. 科学咨询,2020(1):209.
[2] 彭清珍,林华,张飞燕. 初中教学中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研究[C]. //2019年度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 2019:1402-1402.
[3] 李耀凤. 浅谈主题教育活动下的德育教育[J]. 魅力中国,2020(23):91-92.
[4] 叶文韬. 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化研究[D].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8. DOI:10.7666/d.D01542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