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芳
新疆托克逊县一中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地理科目是一个关于人文的学科。地理科目的教学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气候方面等多个内容的知识。随着这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并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在教育的行业当中,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当中,老师们往往只是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很难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这限制了初中地理教学的长远发展。所以,在进行地理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们要了解与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的作用,并且在教学时充分的结合这一技术来创新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引言:地理科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是一个关于人文的学科,这一课程的知识都有着比较明显的自然特征,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自然知识,有一些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老师们应当要结合信息技术来对地理学科进行辅助教学,通过使用一些列的辅助工具创新教学的手段,给初中阶段的地理科目加入新的活力和生机,这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初中阶段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灵活的结合信息技术,对地理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科目教学当中,教学的内容能够直观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老师应当灵活的结合信息技术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多媒体的相关设备来给学生全面的讲授、介绍相关的山河地貌,让学生们都真实的感受地理的自然环境。与此同时,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地理科目教育教学当中,可以打造出可观、可感的课堂氛围,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来主动的对比、探析、概括与总结,形成一个正确的地理理念,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当中的规律性。
比如,在学习《东南亚》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结合谷歌地图“图层”当中的“边界和地名”来让学生们创建地理的空间理念,将东南亚调整到主要的界面当中。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东南亚的范围是从哪到哪?”,在图中明确的寻找到具体的位置,给学生们展示东南亚当中的中南半到和马来群岛。然后可以用鼠标与谷歌地球的导航系统,进行放大与缩小、旋转、移动、俯视等等操作,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仔细的观察东南亚。在进行一定的观察之后,可以再次进行提问,“东南亚包括了哪些国家”、“其中的岛国、内陆国、岛国都有哪一些呢?”,然后让学生来观察图层,掌握东南亚的经纬度等等知识。
然后进行追问,“东亚的中心有一条关键的海峡,是哪一条海峡呢?”,并且结合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来进行教学。接着,教师可以在课件当中体现中南半到的河流和城市的分布图文,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寻找中南半岛当中重要的河流和其上游,探析其中河流和山脉的分布特征,分析城市的状况。通过结合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填补与创新地理科目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直观的学习知识,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感。
二、有机的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知识的理解
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就是能将教育教学的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体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并且能够增强记忆与深化印象。在初中阶段地理科目的教育教学当中,老师要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使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将地理的知识内容进行转换,使其更加的形象生动,给初中学生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让他们能够多方面的体会到地理知识、内容的吸引力与趣味性,增强初中阶段学生的参与感,有利于其高校的了解、掌握新的地理知识。
比如,在学习《多变得天气》这一内容得时候,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对天气预报的影频进行播放,指引初中阶段的学生们观看天气预报,由此来顺利进入本次课的内容。然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持续变幻的卫星云图,在电视体现的卫星云图当中,地表与海洋通常都是用绿色与蓝色来代表的,当大陆的温度越来越高,那么绿色会更加的浓,并且结合云系的密集程度判断降雨量的大小,基于此,让初中阶段的学生们进行思考:要怎样结合卫星云图来预知往后的气候,然后对班级里的同学进行分组沟通与讨论,最后以组别的模式来做出最后的讲解与结论。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结合影频、云图等手段,将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们理解、掌握分析方法,创建优化的知识体制,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吸收。
结束语:
总体的来讲,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当中,运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老师应当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点和影响,并且合适的将其引用到初中阶段的地理科目教育教学当中,从多个方面的角度来完善教学的环节与创新教育教学的手段,增强与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科目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雷.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地理教学方法[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8):124.
[2]石强妮.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地理教学[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7.
[3]毕涛,袁成花,张汉川.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