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677000
摘要:在班主任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柔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念。通过柔性化管理的实施,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对管理的规则进行接受,并能够拉近和和谐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良好的管理效果得到达成。所以,在现阶段,身为班主任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让柔性化的管理模式得到真正的构建。
关键词:柔性化管理;班主任;班级管理;运用
前言:在传统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在班级管理中,部分班主任很难运用适当性的方法和技巧,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比较强硬。这样就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拉越远,要想达到理想当中的管理效果是非常难的。因此,在现阶段,教师一定要改善这样的情况,应该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加强柔性化管理模式和手段的运用,让班级管理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具艺术性,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管理效果。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一)内涵
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所谓的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全新的模式[1]。在该项管理的模式下,更加倡导关注人情感的变化,在管理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将人的感情、精神、人性作为出发点,更加关注人的需求,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在现阶段,柔性管理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需要教师在观察和明确学生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非强硬化的手段对管理工作进行推动。
(二)特点
在班级管理开展的过程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特点是非常明显的[2]。如,非强制性、民主性、人本性等。在这样的教育管理的模式下,学生的地位得到了转变,不再是一味被管理的对象,既是管理中的主体又是客体,不仅需要接受管理,也需要自我管理、管理他人等,使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得到实现,使得传统应试管理的不足和弊端得到改善和消除,使得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柔性化管理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当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适当下放权利,鼓励自主管理
站在心理学角度上看,伴随着小学生的逐渐的成长和发展,在心理方面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3]。如,在心理上变得更加独立,在行为上也对于事物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此外,小学生的精力也是比较旺盛的,具备着乐于实践、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结合小学生这一特点,在班级管理开展的过程中就不能一味压制学生的天性,而是可以顺势而为,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进行推动,使得学生在新事物接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例如,教师在这其中可以结合学生活泼好动、乐于实践这样的特点,对自己当前的地位和权利适当的进行下放,引导学生尝试着自己对班级进行管理,使得学生在班级中更具备安全感和归属感。如,在制定班级细则和规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大致方向,在后续中,教师会起到一个调控的作用,规则的指定可以让学生一起探讨和指定。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规则遵守的过程中更加自主和自觉,使得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得到实现。
(二)营造人本氛围,壮大班级干部
在柔性管理的模式下,学生的自主管理是班级建设的主要模式。在此过程中,为了使得班级活动得到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也应该加大人本氛围的营造,对班干部队伍积极的进行选取和设定,使得班级管理在开展的过程中有保障,使得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例如,在班干部群体选举的过程中,应该将民主作为主要的方式。在选取的过程中大力的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在后续中,教师引导学生采取投票的方式对班干部进行选取,以民主的方式选取出众望所归、品学兼优的学生,使得班级风气得到营造,带动班级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前进。此外,在组建完毕之后,班主任应该加大培训,使得班干部明确自己的权责、任务、方法等。对于班级当中的“班长”的职务,可以采取全班轮换的方式,使得学生都能够获取到不同的体验,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三)构建反馈机制,引导自我评价
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自我教育,这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因此,在柔性管理的模式下,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实现自我的评价,使得学生的自我认知得到持续的加强,使得学生站在客观角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
例如,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对自己的诸多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学习情况、活动参与情况、思维模式、行为举止。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能够明确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使得学生有目的和意识的改进,带动学生获取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四)丰富文化体系,促进成长发展
柔性管理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于精神上的交流。所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应该创设情感积极、内容丰富的班级文化,为师生、生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提供平台和保障,使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得到实现。
例如,在日常班级当中,可以对“全班承包制”这样的手段进行运用,使得学生之间可以团结,能够合理的进行班级活动的建设。在日常中,可以借助“争红旗”、“进步榜”等各种形式,在班级当中构建合作和竞争兼并的氛围,使得学生获取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结论:总之,身为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将柔性管理模式运用到班级管理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引导和教育性变得更强,让班级管理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此过程当中,身为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对柔性管理的思想理念加大认知,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循序渐进的进行渗透,让班级管理效果事半功倍,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兰香.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天津教育,2021,(15):32-33.
[2]张成兰. 浅析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的策略[J]. 天津教育,2021,(15):34-35.
[3]马廷桂.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析[J]. 家长,2021,(1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