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薛佩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工贸旅游学校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不像其他的艺术学科一样,可以通过文字叙述的方式进行讲解并从中欣赏。虽然不能通过文字表达,但是音乐可以通过声音,通过节奏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音乐不仅可以舒缓心中烦闷的情绪,还可以通过铿锵有力的节奏带给人们力量。因此,加强对音乐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要想能够将音乐学好,就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水平,而学生时代又是人们培养学习的最佳时期,因此对于音乐课的开展,就有必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并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为以后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教学已经不应该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各种运用技巧的教学了,而是要通过审美教育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领悟到音乐的本质,并因此提升音乐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中职音乐 审美教育 重要性 方法
一、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普遍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技巧以及音乐的理论知识教学,进而忽视了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精神和情感的提升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对于音乐的感知过程中,是依据学生的欣赏能力作为基础的。由此中职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良好的审美能力,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了解到音乐的本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既能够掌握充足的乐理知识,还可以积极的欣赏音乐的美妙之处。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音乐的教学一直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从幼儿时期,学生就开始进行对于音乐的学习了,由此可见,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音乐的教学不仅仅是为学生带来乐理以及扩展其他领域的知识,而是使得学生能够在艺术的氛围之中,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够充分的感受音乐传达出的情感,进而能够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并陶冶学生的情操。在音乐长时间的熏陶之下,可以促进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由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水平和能力。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只是对于音乐篇章乐理知识的讲解,并让学生进行跟唱。这样的教学模式,长时间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疲惫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导者,不仅是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例如:在进行《茉莉花》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于“茉莉花”这首歌曲的欣赏。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于听到这首歌曲的感受和想象进行描述。再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描绘的现象进行总结,并配合多媒体进行茉莉花的展示。通过茉莉花的直观感受,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茉莉花这首歌曲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以前讲授的乐理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对于茉莉花这首歌曲的深入欣赏。
在着重进行欣赏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创作,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到音乐作品中的内涵,以及音乐的魅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乐理知识的运用。
(二)创造审美环境,促进学生进行审美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忽视了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进而限制了学生艺术水平的提升,由此就失去了音乐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中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于音乐欣赏的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旨在能够促进学生用正确的审美意识进行音乐的鉴赏,进而从音乐中感知到积极向上的态度、或是不同的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造审美环境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运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昆曲《牡丹亭》和京剧《霸王别姬》一起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对于音乐的欣赏和比较,进而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通过对于昆曲和京剧的聆听,学生能够进行想象当时的情境,进而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欣赏。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三)深入解剖,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只是进行对于音乐作品、节奏、旋律等方面的欣赏,因此对于音乐的欣赏只是单纯的存在于音乐的表面。但是这样会限制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进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于歌词的欣赏,歌词通常能够传达出作者充沛的情感。歌曲的旋律是优美的,但是同样缺少不了歌词意境的传达,这对于学生进行对于歌曲的欣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于歌词的深入分析入手,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对于整首歌曲的欣赏。无论是旋律的美、还是歌词情感的美,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全方位的引导学生进行对于音乐的审美,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审美能力不仅对于学生对音乐的深入学习起着促进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中职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白璐. 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21(9):240-24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9.115.
[2] 凡丹丹. 中职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探讨[J]. 中华传奇,2020(22):90. DOI:10.12220/j.1003-9619.2020.22.079.
[3] 苏佳佳. 中职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J]. 南北桥,2020(4):116.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116.
[4] 白萨日娜. 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初探[J]. 当代音乐,2019(10):14-15. DOI:10.3969/j.issn.1007-2233.2019.10.005.
[5] 刘晓利. 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探析[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5):243. DOI:10.3969/j.issn.1005-5312.2019.0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