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周旭虹
[导读] 让学生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解读,而且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综合效用。

        周旭虹
        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   265600
        摘要:高中阶段的教学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对他们的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具有巨大的影响,还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这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一定要充分结合互联网背景来完善,在地理知识的教学、传授过程中,让学生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解读,而且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综合效用。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高中地理;教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积累地理知识量
        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教学,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在地理知识的积累水平上不断提升。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不再是按照灌输式来完成,而是要让学生加强地理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要打破常规,又要加强地理知识的严谨性。
        例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一课的教学,在互联网的视频中有很多深入的分析,同时也有一些权威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10-15分钟的科学讲解,以科学的视角来分析,不仅能够对课本上的知识较好地融入,还能让学生在地理的学习兴趣上不断加强。互联网的指导往往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学生的智能平板可以联网学习,借此让学生不断积累地理知识,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实现全新的教育突破。
        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世界的认知过程中,能够站在正确的角度来完善,并且对互联网的运用技能、互联网的功能进行科学融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长期学习、进步中得到更好的成绩。
        二、加强互联网教学的备课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体系不断健全,对学生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了在今后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不断创新,一定要在互联网教学的备课模式上科学开展。互联网教学备课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地理知识的综合掌握上取得较好的进步,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具备更高的生动性。
        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课教学时,很多学校都是通过网课来进行教学的。互联网授课的模式,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教师在互联网的功能应用上,能够把《地球的运动》的各种研究和猜想进行展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与此同时,互联网授课模式,能够直接让学生开启录播,对不同的课程进行记录,便于在课后重新回顾,一方面提高了地理课程的复习水平,另一方面在地理知识的综合互动上取得了更好的进步。《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小视频、新闻报道发送给教师,教师借此在课程讲解的素材上不断丰富,最终在地理课程的授课体系上不断创新。
        互联网备课模式的有效运用,打破了高中地理教学的传统体系和方法,而且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可以更直观的理解知识,更好地减轻压力,对于自身综合能力的发挥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未来的知识学习、能力锻炼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利用互联网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成长、能力的进步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加强互联网的利用,借此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更加灵活,在长期的地理学习方面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城市化》一课与学生生活的城市具有很大的关联。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借助通过互联网来查找城市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规划,对于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现阶段的成果、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地掌握。互联网当中的新闻报道、时事热点非常多,学生可借此对《城市化》的学习有一个科学的认知,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在长期学习、进步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化》的教育,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功能,对所处城市的变迁过程按照动画的方式来展现,这样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各类知识的解读和学习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地理素养提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未来,应继续在高中地理教学方面不断创新,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巩固他们的知识基础。
        四、加强学生地理知识学习体验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将学生实际生活与地理地图课程结合,为学生传授观察地图、研究地图的技巧,因为高中地理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与地图有关的知识,教师可将其作为核心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课程中有一部分主要讲解有关季风气候的知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需要合理分类我国当前季风气候地区,然后根据学生所处地区环境和季风气候进行教授,让学生通过生活环境对比来加强对季风气候知识的认知,从而感受到不同地域之间的季风差异。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不同生活环境区分季风差异,或是在互联网中为学生播放有关地域环境的动画、视频,并重点阐述各个生活环境中的气候特点,通过课后总结完成季风气候知识课程。其次,教师可以对生活化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根据不同地域季风气候特点为学生播放视频,然后根据视频内容向学生提问,如某个地区的降水特点、气候现象、地理环境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翻阅书籍研究不同季风气候区域的特点,从中找出教师指定的区域。这种教学方法既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衔接,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趣味性教学目的,促使学生深入体验地理知识。
        五 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需要挖掘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教学元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将生活元素与教学课程衔接,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探究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升生活化地理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有关地球自转的知识时,如若仅仅介绍地球是如何自转的,那么学生很容易面对抽象化的知识缺乏具体概念,很难深入理解该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对此,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教授中结合学生生活元素,为学生设计与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如“太阳在升起和下落的时候会出现黑天和白天,你们知道黑天和白天是怎样出现的吗?部分地区的冬天季节黑天时间十分漫长,白昼时间较短,还有一些地区白昼时间要比黑夜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教师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在互联网中自行查找,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实现生活化地理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地球自转知识,让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感受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深刻体会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意义。
        
        
        四、加强互联网评价
        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已经能够采取科学的思路、方法来完成,考虑到很多学生学习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可以有效运用互联网对高中地理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例如,教师把每次考试的成绩分析、考试见解、考试评价等,直接发送到学生的邮箱当中,让学生可以在放学后自主观看,这样可以把课堂的教学时间更好地预留出来,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分配更加灵活。互联网评价的运用,还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更加便捷,由此对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地理素养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各方面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创新,很多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都可以借此来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互联网的应用已经与高中地理教学科学融合,在地理知识的传授方面,彻底告别了老旧的模式,得到了学生的高度欢迎。未来,要继续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内涵上不断深化,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庞猛.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策略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9(01):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