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丽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增城区第二中学 511300
摘要:将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融入,对英语教学内容实现延伸,此过程需要教师积极拓展有关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所以,本文基于创造教学环境、演讲演说、辩论赛、合作学习、榜样示范等方面,提出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德育渗透;措施
一、序言
我国教育学者曾讲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一个概念中——道德”。上述名言警句均说明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在教学整个过程中进行了贯彻。因此如何处理德育渗透和知识学习两者关系?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如何高效开展德育渗透工作?本文对于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探讨。
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一)教师在初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实践机会和语言环境,提供给学生反馈、交流、参与、发现以及感知的机会,促进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兴趣。德育思想渗透的良好载体之一便是教学的情境。比如学习单元“From hobby to career”中。学生可以从教材中学习到有益的爱好,教师在教授该内容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用英文介绍自己爱好,也可以对家人和朋友爱好一并介绍。此时如果出现某个学生说:“My brother’s hobby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时,这和其他同学有益的爱好形成明显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机摆脱不良的喜好。接着可以让学生对不良嗜好进行列举,例如:Playing mobile games等。在老师的一问,学生的一答环节中,学生通过谈论和举例,既加深了印象,也逐步提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再比如,学生对“Home rules”学习之后,教师通过“Let' s make some school rules.”让学生制定学校规则展牌,同时在课间活动时间将各种规则宣传给他人,学生在宣传过程中提升了规则遵守的意识。
(二)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句型教学培养道德感和劳动意识。
教师教授句型“A belong(s)to B”的时候,给学生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钓鱼岛的一小段视频,然后对学生提问钓鱼岛是否是中国的这个问题,在学生回答“Yes”后,通过句型“Diaoyu Islands belong to China forever.”教会给学生。将爱国教育穿插在学习句型的环节里。
学生在句型、短语、单词学习背诵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具体的语境开展实际的听说练习,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巩固知识。比如,学习“What can you do?"句型之后,教师询问学生会做的事情,如做饭、洗碗、洗衣服等。提出表扬那些能够流利无误用英语表达的学生,以此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并激发学习热情。
三、运用多种形式渗透道德教育
(一)遵守公共道德。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所以教育者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克服学生的不良行为,获得真正的感动。比如:学习到句型“Don't talk in the library”时,学生需要明白身为合格的一名公民,社会中对于各种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的遵守是最基本的生活道德,也可以继续教会学生“No Eating”、“No Smoking”等有关类似短语。
(二)设置生活化问题
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环节里,英语教师需要基于课程安排的要求构建出对应的教学案例,设置对应任务和问题,同时学生要根据任务和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对有关任务认真完成。德育教育中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非常重视。所以,对于教学问题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是围绕上述两大方面。尤其是要联系社会热点话题以及英文课文中的有关话题,有效的在学生群体中开展讨论。比如:在八年级课本下册的Helping those in need单元中,教师基于上述话题可以询问学生:“Have you visited the Old People’s Home?”同时根据这个话题主线,请学生通过英语谈谈自己的经历,继而讨论敬老美德等传统美德。上述话题以及引申话题均能够在英语教学中成为讨论德育教育的相关课题。正是因为具有生活化成分这个统一的特征,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的提升。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辩论赛
英语教师在听说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具体为基于小组的协作,让多元化任务协作得到完成。其中,丰富学生思考内容离不开高效讨论这个途径。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需要先给出议题,如“Should we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让学生在小组中能够相互帮助和协作,基于良好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对社会公德有着更进一步的认识。小组讨论后,还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小组辩论赛。辩论赛在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中,属于德育教育渗透的常见方式。在辩论开展过程里,学生不但会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更让其自身德育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提升。
(四)开展英语演讲演说
英语演讲属于口语练习的一种有效形式,能让学生口语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此外,演讲演说也是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初中英语在开展德育教学时,演讲演说属于重要有机结合点。教师结束英语课程教学后,可以对有关演讲话题积极引入,让学生在演讲中尝试使用英语进行阐述。比如话题“How to protect the earth”,这类演讲不仅仅是英语口语练习的有效形式,同时也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在了英语学习中。
四、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表明教师一举一动,以及一言一行在日常教学中,都会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形成影响。英语课堂当中,英语听说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教师需要做到以身作则,使用礼貌文明用语,树立良好榜样。比如:在课前说"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问候语,学生说"Thank you."等回答用语。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多加鼓励,可以说"Well done."、"Very good."、“Clever.”等。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对文明交际用语巧妙运用,还能够对文明用语氛围进行创造。此外还能够将文明理念灌输到学生群体中,使得学生获得文明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
五、结语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和德育教育有很多结合点,因此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要想将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入,教师需要对教学手段、方法、和措施积极拓展,基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在英语听说学习中提升主动性,从而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让德育教育更好的进行渗透。
参考文献
[1]梁晓燕, 隋勇. 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祖国:建设版, 2014, 000(001):110-111.
[2]余琴. 浅议关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 成功:中下, 2017:00068-00068.
[3]邓静.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C]// 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20.
[4]晏淼.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 成功:教育, 2017, 000(005):P.57-57.
[5]周丽华.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28(008):158-159.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先练后导”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c2019048)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