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
(湖北省应城市黄滩镇中心小学 湖北省 应城市 4324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进之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已经逐步渗透到各级教育之中,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在近段时间的发展中,这种情感培养的教育教学也愈加凸显出其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最能体现出情感培养作用的自然是课堂上的音乐教学,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们不仅要关注给予学生们应有的情感体验,也要时常让自己的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生动化,才能引起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引起其对情感理解的感悟,本文通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的意义阐述以及它的现状与对策实践,来探索出一条适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更好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 情感培养 情感教学
一、小学音乐教学与情感培养的内涵联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情感教学能让小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情绪理解变得更加饱满与深刻,他们能够更加懂得音乐中所隐含的情感,也能影响自己的情感升华,情感认知能力也能在情感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提升与促进,因为在小学学习生涯中,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是一种模糊的情感认知,他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与心情去面对这些让他们起了情绪的外界事物,而对于这种情感认知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就显得更加困难,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还没有达到表达这种情感认知的程度,而这些都能在小学教师的音乐教学下能够以更加灵活的表现形式来让学生们更好的进行理解,来让小学生获得对于社会外界事物的更多情感认知,更能让小学生对自己的情感品质得到促进,同时也能让起到道德品格的教育作用。
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的现状探究
(一)教学方式仍旧落后,教学内容不符实际
虽然新课改的进程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依然有教师还存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因为他们并没有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去粗取精,依然是没有丝毫变化全盘继承,导致通过这种落后教学方式所教授出来的教学内容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现实情况的, 如今的时代已然是飞速变化的时代,就算是小学生也在接受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与信息,在接收这些“新”信息的时候,如果教师依然还在用“旧”时代的事例进行教学,自然无法让学生代入进去,也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依然是以讲授音乐知识、理论、历史为主,而没有去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学,也就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正确的情感教学与体验,无法快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二)情感教学深入不足,师生交流生硬机械
在情感教学设计上,很多教师并没有过多的下工夫与下心思,导致其情感教学内容与实际情感教学目标割裂开来,同时其对教学方式也并没有过多的改动,更不会有深入的钻研与讲解,通常只是按照一种既定的教学程序来向小学生传输音乐情感,而没有把整个情感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多方面因素,例如放不下教师架子,无法与学生平等交流,无法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情感,在教授音乐知识的时候,也没有表达出每首曲子该有的情绪,“平淡如水”就是这种教学方式下的每一堂音乐课现状,这自然让学生感受不到情感,也就谈不上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自主性也无法激发出来,导致整个教育流程都趋于“打卡”状态之中。
三、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音乐情境,增强音乐教学代入感
构建情境,是艺术课程,尤其是音乐课程最能体现出实际效果的方式之一,因为情境是一种实际的存在,而情感则是一间精神的住所,当情境与情感相融合,学生自然也能产生极强的代入感,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中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情感,加强自身情感教学的培养。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玩具进行曲》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先播放一段《玩具总动员》的精彩电影片段,也可以实际带上一些玩具,作为礼物送给学生们,本身玩具就是小学生最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加上教师的强化,既可以让他们以极大的兴趣代入到课堂之中,也可以让他们在一趟“特殊”的音乐课上得到放松,从而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名为快乐的情感,这对于音乐教学与情感教学来说,自然是一个好的开头与好的启蒙。
(二)利用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具备多样化
课程资源是课程教学尤其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媒介,本身音乐教学就非常适合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来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茉莉花》课程中,教师可以把茉莉花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们亲自观察茉莉花的细节,也可以播放历史片段,97年香港回归时所奏放的第一首歌曲就是《茉莉花》,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一首《茉莉花》里所承载的历史厚重,同时也可以将茉莉花作为奖品,让学生组成一个个小组,来以大合唱组成一场小竞赛,这些对于课程资源利用的教学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以前枯燥的五线谱变成了他们都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学生会有着充足的动力,同时也会能更加容易的感受到这些音乐之中所迸发出来的情感表达。
(三)平等师生关系,以交流促进情感培养
自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为核心的学习品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之中,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并不是自己就突然拥有的,这需要教师的交流与引导,而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就应该多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所思所想,多多引导和激励,才能促进学生们想要更好的学习音乐的欲望,例如在六年级下册《哩哩哩》课程中,教师就可以主动展开一场讨论,讨论春天里大家想要做的事想要说的话,让小学生们都能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能及时给予鼓励与支持,并及时进行音乐的播放,并总结春天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既和谐了师生关系,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信与进步。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自然是启蒙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让小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但更重要的是,小学音乐教育还能让小学生更早的丰富自己的情感,并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小学音乐教师则需要注意课程教学的质量与多样性,以及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些才是保证学生能够更好更快更有效率融入音乐学习的最好方法,因为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既可以让整个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会主动深入了解音乐知识。
参考文献
[1]李锳果. 论情感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耿宇蓉. 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