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旭宏
广东省兴宁市岗背中心小学 514551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推广,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标准更加严格,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强健学生体魄,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在学习锻炼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但是小学生正处于自我约束力不足的时期,尤其在体育课堂中往往会进行户外活动,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所以如何在新形式下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有效的教学革新优化,是当下值得深思的课题,亦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新形式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引言:小学体育课堂相较于以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往往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是在当下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们顾虑学生的年龄层次,在课程设定方面不够大胆创新,孩子们的体育活动较为单一局限,而且课程内容的兼顾性不足,孩子们的个性特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体育课堂一直提倡改革却难以取得阶段性进展,这在学生配合及教师教学两方面皆存在问题,是新形式下阻碍体育课堂成效发展的重要原因,应当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并深入研究革新策略。
一、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结合体育活动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的发展,这对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沿用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学现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教学目标,科学设定体育课程内容,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保体育课堂丰富多样、新颖有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1]。比如,在小学四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孩子们区别于低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独立的行动力,对于体育活动的安排能够明确理解,但仍旧具有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所以教师在锻炼学生弹跳力时,可以借助单脚跳接力的游戏活动开展教学,组织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绑腿单脚跳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相互配合,借助彼此的臂力保持平衡,不仅仅能够提升教学活动的安全性,丰富体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现素质教育。
二、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提升体育学科地位
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素养,但是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家长及科任教师,都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体育次重于其他主科,而且体育学科在考试中的成绩占比虽得到提升,但仍旧处于劣势,所以体育学科的地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借助媒体技术,在校园官网建立学科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更新普及体育知识及学科前沿信息,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关注平台内容,潜移默化的为学生传达积极正向的体育教学内涵,强化学科教育意义。比如,五年级的学生技能成长状况已经更加多元化,孩子们喜欢跑、跳、攀登、跳绳、踢毽子等大肌肉活动,这类活动具有较高的体能要求,教师就可以在信息共享平台发布相关注意事项,为学生普及运动防护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运动项目的赛事预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求知欲,提升学科地位。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优化体育课堂评价机制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对于事物发展的认知逐渐趋向成熟,所以其个人差异也逐渐显现而出,对于这种现象体育教师也要充分重视并理解,在教学任务的安排设定中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思想层次不同,其课堂表现自然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策略性[3]。比如,在六年级的体育课堂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耐力及运动自控力,教师可以借助定时跑的活动形式开展教学,在操场中设定具体的跑步路线,在学生跑步过程中教师不断报时一边学生适时了解自己的跑步距离,及时调整跑步速度,合理分配体力,如此不仅能够兼顾学生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需求,同时可以帮助教师更直观的了解学生的运动特点,有助于进行针对性指导。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亮点,给予及时合理的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升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动力,而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耐心指导并鼓励,为孩子设定阶段性练习目标,降低运动强度避免孩子形成畏难情绪,在定时跑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增设学生互评环节,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借鉴,为提升个人运动技能找准方向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通过小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队伍要有意识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科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合理分配课程任务,严格教学制度及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体验,进一步增强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左悦.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读写算,2020(02):127.
[2]杨海文.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127-128.
[3]王芳.新时期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8(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