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刘诗权
[导读] 让学生主动去发展其中存在的关联点,运用延伸、拓展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思考后更容易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刘诗权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 广东 深圳 518001)

        摘要: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有其重要意义及影响,且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有其至关重要作用,语文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语文知识学习的视野、增强语文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更好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着重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为基准,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对语文重要知识点和结构的深入思考和剖析,而不局限于仅对知识点进行掌握和记忆,锻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打开思维方式和拓展思维视野,指导学生更多元化、多样性的去学习语文知识,构建新型合理、有效的语文知识吸收、积累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主动去发展其中存在的关联点,运用延伸、拓展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思考后更容易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思维 培养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缺乏思维教育理念,某些语文教师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也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重视,仅是单方面的传授,导致学生思维被局限住。
        其二是不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独立性培养,有些教师单存的认为抛出几个问题活跃课堂氛围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而此种方式仅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并没有在提炼文章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问题,因此无法对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提供任何帮助。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一)提升高中语文教师自身语文思维能力
        作为新时代教学活动中施教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都会对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产生直观且深远的影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才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方式和习惯。如《出师表》一文,因其通假字较多,且文章主要思想是规劝刘禅要做一位开明的君主,亲近忠臣远离奸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充分了解文章主旨,并以身投入到角色中去,站在诸葛亮的角度在了解时代的现状后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其想表达的想法,并将牵动学生的思维到文中去,打破应试教育形势下对文章不理解只背诵的现象,结合教师自身经验,将语文思维融进教学中去,从而让学生既能充分的理解文章写作意义所在,还能保障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二)发挥情景教学优势,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情景教学的优势,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自新教改实行以来,我国各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都朝着多元化、多样性方向发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该发挥多样性教学方式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合理的情景,备置好核心思想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理解所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更放松地去接受、学习知识,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氛围,刺激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如《荷塘月色》一文,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备课的方式,将符合文章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查阅出来,在课堂中结合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以具体呈现,构建出和谐的情景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学习能够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学习。在教学环节中,结合情景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核心思想问题进行提炼,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文章的学习,如“文章中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等,因为这些问题既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进行思考,能有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小组之间协同合作,对文章进行解析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所遗漏的观点,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这一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等。而传统教学则是以教师位主体的一言堂式教学方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完全跟着教师的课程方案进行学习,将学生的思维方式紧紧的框柱,进而限制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存在的有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为教学主体及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准则,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动性、加强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增强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能力、拓宽学生思维视域和思考广角,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引进新型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由此开展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工作,让学生更能接受语文这一学科,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用以提高学生全方面能力和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生国.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27-29. DOI:10.13525/j.cnki.bclt.202101009.
[2] 赵生秀.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1):156-157. DOI:10.3969/j.issn.0493-2099.2021.01.078.
[3] 王淑慧.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途径[J]. 学周刊,2021(15):39-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