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文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 )
文言文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在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重视,就是重视中国人文底蕴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具有独特的位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新授课是初中语文基本课型之一,学生学习文言文新知识,主要是通过新授课。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而文言文教学有待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采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究文言文在课堂模式中的教学策略方法,在基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师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文言文教学遇到的困境
一是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多使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文言文中充斥着实词与虚词,再加上文言文中大量出现倒装句、省略句、祈使句等语法现象,学生在现实语言环境中接触文言文不多,学生记忆和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学生的人生经历又使他们很难理解文言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二是文言文特有的文字样式、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都成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长期以往,出现了老师“难教”困惑、学生“厌学”抗拒的困境。三是单一枯燥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策略,师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仍然收效甚微,长期低效的教学文言文,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受打击,甚至害怕学习文言文。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校,师生的这种困惑和阻碍更加突出。
二、课堂模式助力文言文教学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较早构建了“目标—导学—检测”三环课堂教学模式。“三环”智能课堂模式是指以“目标展示——教师导学——课堂检测”三环节为课堂主要环节,其中教师导学由“自主学习、启导精思、自主提升” 三个分支组成。2012年,我校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将“课堂模式”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借助“枣尚”智慧课堂智能教学系统,构建了“目标—导学—检测”三环智能课堂模式,该课堂模式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硬件技术,实现了立体式预习、大容量展示、快捷反馈的高效课堂。我校语文学科积极探索实践应用该课堂模式,在现代文阅读、古诗教学等课堂教学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应用“三环”智能课堂模式探索更好的服务文言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成为了值得探究和突破的问题,且具有积极的意义。
1.前期调研找突破口。
一是调查学校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教师文言文教学的制约因素,提出应用“三环”智能课堂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支撑理论和方式方法。二是调查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归纳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制约因素,寻找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奋点,找到文言文教学新的突破口,优化“三环“智能课堂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探究突破难点问题。一是探究基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具体策略,完善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二是融合应用“三环智能课堂模式”,探索构建初中文言文教学新模式,实现课堂模式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及效果。三是规范教师文言文教学行为和方式方式,化解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打破文言文教学效益低下的局面。四是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主动性,打破学生以往面对文言文厌学、抗拒、抵触的僵局,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3.课堂模式与文言文教学有效融合。文言文教学与“三环”智能课堂模式进行有效整合,并借助数字化智能教学系统,有效实现智能互通、智能管理、智能互动、智能诊断等教学功能。此课堂模式基于文言文教学问题的探究,以目标为引领,导学为引路,检测为巩固,自主学习为核心,旨在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和效率。一是提出目标,决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是以教材与内容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而必须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且目标须具有导向、激励和标准作用,明确学习目标对该怎么“学会”给予方向性的引导,变以往的“教师指路学生走”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找路走”,有利于推进学生课堂的深度学习。二是教师导学,定义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始终是为了学生的学,把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课堂检测,及时的课堂检测,智能教学系统快捷的评价反馈,利用数字技术使评价过程化、智慧化,能较好地提升课堂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了以一次评价来界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弊端,有利于解决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畏难厌学的情绪,能较好地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该模式的课堂环节和智能教学系统有利于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的许多弊端,以实现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创新等。
三、发挥的价值及收获的效益
在““三环”智能课堂模式基础下探究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课堂模式较好的价值还收获了较好的效益。一是该课堂模式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突显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性,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了平面变立体、单向变多向的转变。二是对该课堂模式下开展语文学科文体教学的细化研究,不仅可以助推我校课堂模式更好的与各学科深度融合,丰富了该课堂模式的学科内容,还可以更好助力该课堂模式在各学科各文体、知识点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三是将该课堂模式应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课堂资源、降低教学成本,同时还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其应用范畴。四是对该课堂模式与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探索研究,可以在教师的教学指导及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服务助力师生。一方面帮助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规范教学行为等;另一方面指引学生优化学习文言文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及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达到提升其语文学习综合素养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