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华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 福建三明 365000
摘要:美术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在发现美与认知美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艺术修养与审美技艺,并充分激起参与美术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授课活动时,能够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需要出发,通过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引入,不仅可以使整体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在凸显美术教育价值的过程中,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审美意识,从而达到推进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课堂;流行元素;初中教育;传统元素
引言
美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以其自身基础性、艺术性以及全体性的特点,可以通过美育教育价值的发挥,锻炼学生欣赏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参与美术作品设计过程中更好融入自身情感,进而潜移默化的感受美术学科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为了更好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通过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加入,既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在延展学科教育价值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1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教育意义
1.1拓展美术教育价值
传统元素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不仅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同时也能够对学生审美情趣、人文精神、审美意识以及价值理念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而流行元素则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起源于现代美学的重要元素,不仅是对时代改变的重要展现,同时也与当前人们的审美需要、情感价值有着重要的关联。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引入,能够有效根据初中生的审美需要以及个性化发展,建立更加符合其思维意识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对传统元素文化价值的挖掘,以及流行元素审美价值的发现,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也在更好拓展美术教育价值的同时。推进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从而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美术修养与思维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情感。
1.2弘扬传承优秀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元素的包含内容更是广泛,如剪纸、对联、旗袍、书法、戏剧、民俗节日、人文景观等,都属于传统元素的主要分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美术知识学习活动时,对古人的审美以及智慧进行感受,同时也能够产生坚定的爱国之情,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与推广的坚定践行者。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而且思维意识尚在发育阶段,帮助学生更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则需要通过流行元素的引入,使二者在进行结合的同时,既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思辨意识,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元素的探究积极性。在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高效融合的美术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弘扬传承优秀文化的精神,并在提升学习质量与成效的过程中,使美术教育工作发挥出真正的教育价值。
2初中美术课堂引入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具体途径
2.1延展授课内容,拓宽学生知识储备
传统元素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而流行元素则是体现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想要将二者更好融入进美术课堂中,教师就需要积极对授课内容进行延展,使学生挖掘不同元素文化内涵的同时,保证创作意识的激发,可以在更好拓宽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中原名瓷”的教学活动时,本节课需要学生能够对瓷器的起源、制作工艺、文化价值以及艺术特点进行了解。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授课内容进行延展,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定窑、哥窑、汝窑、官窑以及钧窑产出的瓷器特点。在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完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能够动手对瓷器的花样进行设计。这时学生通过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引入,设计出既保留传统文化特征又富有现代流行元素的图样,从而赋予瓷器生命力的过程中,能够更好使课堂教学工作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
2.2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审美意识
美术虽然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但仍然与现实生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很多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将自身在生活中的经历以及情感感悟融入进绘画中,从而赋予作品更有层次的生命力。想要更好发挥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重要价值,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就应该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引入两种元素,从而在更好锻炼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进行“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学活动时,本节课需要学生通过创新能力与审美意识的发挥,利用不同色彩元素对服装进行设计,从而在探寻服装色彩搭配规律的过程中,更好提升参与美术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内容为从古至今的服装色彩变化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传统与流行两种元素,在色彩上的运用差异,以及服装搭配的风格也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对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快速激起对服装色彩进行搭配的积极性,从而在更好提升学习热情的过程中,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
2.3丰富教学形式,锻炼学生手动能力
想要保证美术课堂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改变单方面讲解知识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授课模式的创新,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带领学生在动手中完成对美术作品的创作。通过对传统元素及流行元素的应用,使学生不断对创作内容进行创新,从而更好保证审美意识、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教学活动时,需要学生对面具的发展过程进行掌握,从宗教、文化以及民族等方面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探索。为了更好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前收集制作面具需要的工具,如胶水、皱纹纸、挂历、卡纸、彩色笔、剪刀等,通过思维意识的调动以及创新能力的运用,进行对精美面具的设计。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加入,使学生在设计面具时,更好丰富面具的文化内涵。这种鼓励学生积极互动以及锻炼思维意识的课堂,不仅使整体的教学氛围更加热烈,也对学生学习主体性进行充分尊重,进而在更好提升其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底蕴的同时,使学生学习效果更好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元素流传至今,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与传承意识,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独特价值内涵的融入,更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流行元素更能够激起学生创造积极性,并通过思维意识的延展,设计出更具活力的美术作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积极引入,使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活动时,既可以在文化内涵的引导下丰富视野,也在应用新兴元素的同时为美术作品赋予生命力,进而真正发挥出美术课堂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芳媛.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 科幻画报. 2019(07)
[2] 黄芳.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结合应用[J]. 知识文库. 2018(18)
[3] 刘红妮.探析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结合[J]. 教育艺术. 2018(02)
[4] 李振蔚.初中美术基于传统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 2019(02)
作者简介:黄丽华,研究方向:中学美术,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