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龚俊贞
[导读]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龚俊贞
        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阳光外国语学校      617000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写作手法,想象描绘诗歌的画面,感受老翁的处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读懂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悲悯情怀。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想象描绘诗歌的画面,感受老翁的处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读懂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悲悯情怀。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在《石壕吏》中读到了被生活所迫逾墙走的老翁,今天,让我们一同随着诗人白居易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
(二)、一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1、自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注意:(1)强调易读错的字音、易写错的字形:鬓、辗、绫、直。
        (2)指导朗读,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把握轻重缓急,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听读,感受诗歌的音韵节奏,并静心感受诗歌的情境。
3、齐读:读准字音,节奏,感受诗歌的情境。
                二读诗歌,读懂老翁
1、读完这首诗,用一个字来概括你的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翁?
                苦、惨、悲……
2、 理一理:本诗写了卖炭翁的哪几件与炭有关的苦事?
          烧炭——运炭——失炭
3、细读诗歌:明手法、描画面、感老翁
                思考:诗人用什么方法描述的老翁形象?这让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并用以下的格式来说一说:
                                   。                                                                             
(4)读一读这句诗。                               
      例如:
(1)我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这句诗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卖炭翁极其矛盾扭曲的心理,表现老翁悲苦处境;
(3)这让我似乎看到了:寒雪飘零,老翁冻得瑟瑟发抖,饿得心慌,但想到家里好几天都揭不开锅,一家老小都饥寒交迫,盼着用卖炭的钱来添置御寒衣物,所以老翁只愿天更寒冷些,才能卖个好价钱,这是怎样的痛苦,令人心酸啊!
(4)读一读: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第一步选诗歌:      第二步明手法:    第三步描画面:    第四步读一读
预设:
(1)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动作、外貌描写,写出年迈老翁长期持续烧炭承受艰辛、身体劳累之苦。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设问,写出老翁长年累月劳作不休,仅只能糊口,承受的生活贫困之苦。
(3)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写出老翁极其矛盾扭曲的心理,表现老翁承受矛盾无奈之苦。
(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环境描写,写出瑟瑟发抖的老翁在极其寒冷的晨曦凌霜冒雪运炭时承受的艰辛贫寒之苦。(5)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神态描写,写出皮包骨的老牛饥饿、混混欲睡,老翁面黄肌瘦,疲乏落迫不堪承受饥寒交迫之苦。
(6)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年向北。
   对比衬托,通过写太监的横冲直撞、趾高气扬、霸道跋扈、仗势欺人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年迈老翁承受被欺凌之苦。
(7)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心理描写,写出老翁一家全部生活希望被夺时无助、无奈之苦。
(8)  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对此,用重量的轻与重,价值的轻与重,表现老翁一家生活希望全部被夺时难以承受的精神之苦!
  小结:诗人仅用简短的百余字,通过各种方法为我们淋漓尽致地描述出一个承受生活贫困之苦、饥寒交迫之苦、被欺凌之苦、无助无奈之苦、心理矛盾之苦的老翁。其中最难承受的是精神之苦。
(三)读懂情感
      1、 白居易运用各种方法为展现这样一个老翁,他想表达什么呢?
         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再读诗歌,读出老翁难以承受的各种苦处,读出诗人对劳苦人们深切的同情。
         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轻重缓急        
(1)自由读
(2)个人展示读
(四)、读懂诗人
1、其实白居易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作还有很多: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观刈麦》
         你从什么地方读出农民的疾苦?
  预设:(上周五的阳光体育,你们在炙热的太阳下跑步,蛙跳,想的是什么?快点儿结束,还没有到蒸腾的暑气,还没有烧烤的太阳,都想快点儿结束,可是农民想的却是什么呢?)
        高温预警,酷暑的天气,但农民却特别珍惜时间劳作!农民因为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地劳作,忘记了炎热和劳累,写出了农民的痛苦和无奈。
   小结: 这就是白居易,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能深切地感受农民的疾苦!
2、他曾经也这样为老百姓呼吁: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节选《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节选《新制布裘》
从这些诗中,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预设:
一位满怀愧疚之情的诗人;
一位为民发声的诗人;
一位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
一个一腔热血、不畏强权敢于揭露现实的心怀天下的诗人;
一个忧国忧民,心怀天人的诗人,亦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
一个有着悲悯情怀的诗人…………
小结:我们从白居易的字里行间读懂了老翁无尽的悲苦,也读懂诗人对老翁的深切同情,同时还读懂了诗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怀。愿在坐的你们都能拥有社会知识分子关心百姓生活,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
六、板书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