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线段图为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王灵娟
[导读] 本文以线段图为例,讲解线段图的用法及其特点,如何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具体如何把线段图学好,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研究。

        王灵娟
        义乌市苏溪镇第三小学
        摘要:教书育人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本职工作。如何把知识合理地传授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将所学融会到自己的应用上,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数学教学领域,掌握一样科学的数学工具,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帮助他们将抽象化的问题转化为具体化的图像,并辅助解决数学问题。本文以线段图为例,讲解线段图的用法及其特点,如何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具体如何把线段图学好,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线段图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一、线段图及其特点
        线段图主要是以直线、分段点和数字为元素,将其进行合理的组合,用于形象表达数量关系的简易数学工具。线段图的第一大特点就是简约,不需要复杂的图形,仅仅使用最简单的线和点来构成主体图像。其有助于学生快速上手,学习时间成本较低,且空间和时间上较自由,只需要较小的平面空间就可以随时绘制。第二特点就是形象直观表达数量关系。只需要观察分段点的位置及点的数值坐标,就可以清楚地分析出图像所表达的含义。其在处理简单的比值问题和分块问题时具有优势。
二、线段图学习方法
(一)从实物到线段图
        对于初步认识线段图的学生,直接使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显然是不太可能,需要借助一些媒介帮助他们联系实物与图形。为了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线段图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可量化实物作为例子指导学生构建实物示意图,这是将现实实物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基础。所绘制的示意图由基本的图形单元构成,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实物与平面图形之间转换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平面空间想象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接下来亲手实践做了基础。将示意图继续简化为基础的数量单位,并用线段的尺寸表示数量多少,完成从实物到线段图的思维转化。
(二)从观察到实践
        由于没有经验,学生直接绘制线段图会导致作图失败。在基础学习阶段,学生应认真听老师的教学,仔细观察老师的绘图手法,从模仿老师的动作开始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线段图的绘制思路及方法。教师应多次重复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课堂记忆,在绘图过程中要注重讲解与分析,将自己的思路通过简单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引领学生一步步学会基本的技巧与经验,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实践绘图。
(三)从入门到练习
        通过老师的教学和引导,学生应可以对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采用线段图来表示问题中所蕴涵的数量关系。在学生线段图的入门基础上,教师应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采用考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应用技巧。在合理的练习后,学生在线段图的知识应用上会更加得心应手,遇到实际问题时也能及时运用所学。


三、线段图实际应用案例
(一)买水果
        题目如下:“张老师去超市买水果,首先拿了5个苹果和3个桃子,然后又拿了4个桃子和1个苹果,请问张老师一共买了几个苹果?是苹果多还是桃子多?多几个?”
        首先,老师应带领学生分析题意,结合生活经历思考这道题所处的情景。这道题是生活中常见的买水果的场景,重点分析水果的种类及数量变化,结合问题来思考答案。题中的“张老师”一共买了两种水果,苹果和桃子,应有两条线段分别代表一种水果。然后是数量的变化,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拿了5个苹果和3个桃子,应分别在两种水果的区域画一条线段,长度为5:3,第二次是拿了1个苹果和4个桃子,应在原来的线段基础上分别增加同比例的1和4,如此得到了两种水果的各自最终数量。此时再看问题,答案已经很明显,通过观察所画线段图,可以知道苹果的总数是6个,桃子的总数是7个,明显桃子的线段要长于苹果,因此桃子多,且桃子比苹果长度多1个比例单位,所以是多1个。
(二)追击问题
        题目如下:“小明与小华从同一个书店往学校走,小明先走2分钟,走了100米,此时小华从书店出发,走了4分钟后,两人同时到达学校,问书店距离学校多少米?小华1分钟走了多少米?”
        这是一个简单的追击问题,主要涉及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速度,属于综合题目。首先分析,人物是小明和小华,应有两个线段表示二者走的路程,并表明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分析地点问题,题中没有给出具体书店到学校的距离,但是可以从小明所走的路程来替代。小明在2分钟的时间走了100米,又用了4分钟走到学校,从线段图上反映小明在原来的100米基础上又加了两次相同的路程,因此小明在6分钟一共走了300米,也就是书店到学校的距离。小华比小明晚出发2分钟,但与小明同时到达学校,意味着小华走了和小明一样的路程,线段一样长,但小华只用了4分钟,将线段分成4段,故小华1分钟走了75米。
四、线段图实际应用意义
        学生通过掌握线段图的运用方法,为自己解决数学问题创造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全方位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掌握线段图数学工具可以帮助理解数学题意,将复杂的文字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地图形,培养了学生采集信息、绘制图像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时候,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了数学的学习兴趣,收获了良好的情绪和较好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冬岩. 利用线段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 黑河教育,2021(3):50-51. DOI:10.3969/j.issn.1002-1647.2021.03.025.
[2] 刘洪杰. 用好思维工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分段计价"为例谈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J]. 新一代,2017(17):148.
[3] 杨英.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J]. 学周刊:A,2012(6):95-95.
[4] 杨田文. 让学生切实从画线段图中体会到难题巧做[J]. 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9):151-152.
[5] 周廷菊. 如何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解决应用题[J]. 南北桥,2016(3):151-152.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