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林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小学 湖北 襄阳 441600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要意义是通过科学教学保持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通过现有的知识基础,认识并了解周围的世界,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须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教导学生在升学至初中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小学六年级是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为未来做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打下扎实基础。因此,有效的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该学科教师必须履行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科学 动手能力 培养
一、在小学六年级为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求学生涯的开始,而六年级作为小学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其升学后至初中要学习科学学科的“进阶”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等。小学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小学义务教育对其的教导,已经初步具备了了解世界的知识基础,但如果不能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一定的动手能力,那么在日后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时也会“兴致缺缺”,面对实验课程时也会“敷衍了事”。小学的学生对世界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是一张干净的“画布”,只要教师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优秀的学习能力,不仅对学生学习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对学生的一生起到积极影响。但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的各科课程教学大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会逐渐打消学生的积极学习心态,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一项“任务”,十分不利于为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开展科学教学时为学生培养动手能力,教师应积极改良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的一生做好铺垫。
二、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的教学任务知识为学生教授该课程的知识。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渐落实,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从教师自身做起,重视“能力”对学生的影响,改变“知识”重于“能力”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为了更好的开展课程,应在课堂中更尊重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课堂参与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打下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学生能不能“记住知识”而不是能不能“理解知识”,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经过了5年的义务教育,但是因其天性原因,学生还保留着一定的天真活泼和好奇心,为了有效的开展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利用学生活泼的天性,如:在进行性《太阳与动植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先对学生进行提问“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动植物都需要氧气才能存活,那植物需要什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啊?”,一步一步的将课堂的知识引导到与与太阳相关的话题中,在顺理成章的开展接下来的课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
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依据此教学,在课堂快结束时向学生布置动手作业,如“我们都知道向日葵是因为它一直转向太阳所以得名,但是如果向日葵幼苗在生长时其顶部受损会不会影响向日葵转向太阳啊?”该方法的难点在于动手过程在课外,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动手情况。因此,在使用该方法之前,教师应自己动手进行一次实验,通过实验对向日葵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向日葵幼苗顶部受损多少才会影响其转向太阳?”,然后在课堂中向学生做一次师范,让学生你能够准确得了解向日葵幼苗顶部受损的具体程度,以提升课后作业的质量。
为了更加有效的提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效率,教师应将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节科学课程中,并着重关注课程的效果。教师开展科学课程时可以借助当前时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其他教学工具,如:在教学《地球》的课程中,学生不可能在自己的角度观察整个地球,教师在这时应灵活运用教学工具,将地球影像和图片等信息当做该堂课程开展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整个地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教师可以在《地图》和《地球仪》课程中,让学生依据地图上的信息,简单的制作一个地球仪,让学生了解宇宙奥妙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科学课程的认识程度,进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同时,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鼓励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和寒假夏令营,教师可以依据此情况,开展合适的教学。若学生参加的是海边的夏令营,可以让该学生手机贝壳、海螺等海洋生物的样本。若学生参加的夏令营附近有河流,可以开展《卵石》课程的进阶教学,让学生收集各种样式的卵石。收集样本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比样本之间的不同,发现生物或植物特有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语:
动手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有效促进其发展,辅助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重要助力,教师应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顺琴.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探[C]. //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成都分会场)论文集. 2020:1-3.
[2] 潘多.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分析[J]. 中华传奇,2020(22):56. DOI:10.12220/j.1003-9619.2020.22.047.
[3] 宋殊妹.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研究[J]. 中文信息,2020(12):234. DOI:10.12221/j.issn.1003-9082.2020.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