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呵护,爱永驻守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 陈淑荣
[导读] 可未成想,在这样美好的早晨却收到一条意外的短信:
        陈淑荣
        四川省攀枝花实验学校    617000
        一、案例介绍及分析:
        “小晨案例”
        事件:2020年6月2日,这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看着头天六一儿童节的快乐还挂在嘴角,正在高声晨读的孩子们的我,想到再过不到30天孩子们即将毕业了,心中不免升起浓浓的不舍情愫。可未成想,在这样美好的早晨却收到一条意外的短信:
        陈老师您好,今天早上小晨死活不去学校上学了。说以后也不去上学了。   
        怎么会?我太吃惊了!简直不敢相信!之所以吃惊、感到非常意外,是因为小晨这个小女生平常安安静静的,成绩也不差,只是很内向,骨子里特有主见,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但并未流露出厌学情绪或情绪低落。明明头天六一儿童节大家还高高兴兴的,没有一丝征兆呀!怎么突然就说不上学了?
        于是,我开始了调查。调查了解到的第一手信息是:1.没有什么异常,六一节和三个人好朋友在一起还很高兴地分享美食,一起高高兴兴地放学回家的,书包都还放在教室的。(因六一节未布置作业,由此可见孩子并没事先谋划好过完六一就不来上学。)2.小晨前段时间偶尔提过不想上学了,想去打工。3.她好像在追一个类似于跑男之类的节目, 貌似还参加了线下活动。4放学和她走在一起听她接过让她周末去参加什么活动的电话。
        (听到第2——4个信息,引起了老师的警觉,想起该生在疫情期间上网课就不按时听课,每次登陆后几分钟就悄悄溜了,和家长多次沟通效果甚微。但学生反映的这些信息的真伪毕竟还有待考证,所以必须及时和其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但调查下来家长说发现她并没和什么陌生人有电话联系和参与什么活动。)
         第二手信息是:小晨近来除了语文课外,其他科上课总在折纸做手工之类的。小晨总跟同学说自己的血不是红色的,是蓝色的。小晨喜欢一下课就往厕所跑,待在厕所里自言自语。小晨曾跟她们说总想站在自家的天台上跳下去。(听到这些信息,教师的职业素质告诉我,这孩子不到学校来,不是偶发事件,是心理上出现问题了,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手信息是:近期她的一份《心理健康量表》发现:a有自杀念头(偏重);b心里总觉得有事(严重);c讨厌考试(严重)d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严重);e觉得心里不踏实(严重);f常无精打采,提不起劲来(偏重);g讨厌上学(严重);h讨厌做作业(严重);i无缘无故的忽然感到害怕(严重);j总想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严重);k上课时,总担心老师会提问自己(偏重);l自己的想法终于别人不一样(严重)。
        综上所述,这孩子并不是因为某件事发生而不愿到校,而是1.和网络有一定关系,受到不良导向,2.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了。3.家庭也是有问题的。
        
         二、问题解决方案及过程
         (一)实施教育方案:1.及时上报学校;2.做好相关的资料记录:3及时和其父母进行沟通,商讨帮助孩子的办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4.建议请心理疏导老师或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5每天和其母亲进行沟通,了解其情况。6.让其好友给她打电话,聊天。7.作为班主任亲自到小晨家去,做思想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必须得细致周密。考虑到家长电话中的孩子已经情绪化严重,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我在和小晨妈联系的时候,专门嘱咐家中必须留有人陪在孩子身边,无论是真有其事也好,还是孩子吓唬大人也好,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在和小晨妈促膝2个小时长谈之后(主要是开导小晨妈,小晨妈见到我就泪流不止,不停地自责自己没当好妈妈),交流了意见,统一思想,约定好随时沟通。
        本想着无论小晨遇到什么事,休整一天后应该就会到学校来上学了。可第二天,小晨的座位仍旧是空着的。再次跟其母交流。得到的答复是小晨仍旧不肯上学,仍旧是说再也不来上学了。当我提出这时候不要着急,夫妻一定要同心,对孩子要有耐心的时候,小康妈在电话那头抽噎着哭诉孩子爸一直在骂她,根本不跟她交流。于是我主动和小晨爸打电话,希望他能到校,咱们一起商讨一下帮助孩子的办法。可我等了3个小时也未见其父。再打电话,电话那头干脆不接。

我连着打了6、7个电话都不接。看样子孩子的父亲和其家庭也是出了问题。
         (二)总结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碍:1.无论老师和家长怎用努力,孩子死活不肯到学校来上学。2.其母私下调查她孩子是否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被老师批评了。此行为说明了出了家长也并不信任老师,不信任学校。3其父完全不配合老师的工作,不跟老师见面,觉得还指出这事很没有面子的事。在家里情绪暴躁,和其母情绪冲突大。4孩子不愿意见心理辅导干预师,情绪激动,坚决抵制。5本打算亲自到其家里去跟孩子、家长好好聊聊。但当看到她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后,我也不敢贸然前往了。万一老师家访走后,孩子出现点什么不好的事,比如跳楼轻生了,这个责任可付不起。因为在调查中了解到她的家庭成员情绪极其不稳定。
         (三)事情进展:
        这时候怎么办?怎么办?是去家访也不好,不去也不好。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最后还是决定暂时不去,采取每天坚持给小晨的微信号发信息告诉其班上的情况,学习的进度,坚持每天早上问好。老师第一次给小晨发微信时,孩子还回复了:“谢谢陈老师”几个字。可是后来的微信就再也不回复了。也不接听好朋友和同学们的电话。也许是怕老师劝她回来上课,也许是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
        事情进展不理想,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看着那孩子空着的座位,作为班主任的我心理很难受、也很担心。怎么办?平常听话的小女生完全反常了。没事,你不回复信息,我仍旧坚持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发个问候信息。不求回复,但求坚持,坚持真诚的问候和不变的爱······
        在这种锲而不舍地坚持下,事情得到了转机。第八天,小晨背着书包在其母的陪同下来上学了。
        惊喜之余又有些担忧,感觉剩下这二十多天的日子,班主任和学校的责任更大了。因为看到孩子的情绪仍旧不是很好,仍旧不太愿和人交流。我原来担心她在家里出事,毕竟相处了六年,这是我不愿看到的。但现在的我更担心她在校园里出事,这更是我不愿看到、并也承担不起的事。压力变得更大了。于是班主任的工作变得更细。
        了解到她未吃早饭就来上学了,轻轻地把早餐外加两颗糖放在她手心;得知她因作业没写完而苦恼,坐在她旁边安静地陪她写,嘱咐她不要因为作业未写完而心理负担重,有什么事跟老师说出来,老师会理解的;每天语文课上都送给她一个温暖地目光;嘱咐其好朋友随时陪着她,不要让她落单······
        直到毕业前夕,看到她录制给我的一段小视频, 心顿时被融化了!泪目!我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视频里,小晨同学轻轻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有一道彩虹,不会出现在雨后,也不会出现在天空,它常出现在我的心中,鞭策着我堂堂正正的做人。——这段话送给时刻关怀着我的班主任陈老师,谢谢!
        三、成效及总结:
     如今的小晨已经顺利地进入了初中学习。并且经常来看我,每次分别地相拥,我轻轻地拍着她的背,给她力量和勇气,还不忘在她手心轻轻地放两颗甜甜的糖果。她也每次在依依惜别时用微笑告诉我,她好好的,让我放心。
     从这则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之所以老师成功地帮助了小晨这个孩子,其实是和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分不开的。这“三心”,我认为也是优秀班集体建设策略的灵魂支柱。
        “爱”是个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想把班级带成优秀集体,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更要懂得怎样去爱孩子。爱孩子,就要为他们准备好“三颗心”——爱心、耐心、细心。班主任要有无私的爱心,要有十分的耐心,工作还要非常地细心。
        结束语共勉:
(一) 爱孩子就要尊重他们,同时也要教孩子学会尊重。
(二)爱孩子就要懂得宽容他们,同时也要教孩子学会宽容。
(三)爱孩子就要做到关心他们,同时也要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四)爱孩子要善于赏识他们,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赏识。
(五)爱孩子就要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
(六)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进行修练自身的教师的修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