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高效课堂——浅谈如何提高中专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刘世安
[导读] 在中专教育中,《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汽修、机械以及机电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效果,关系到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质量。

        刘世安
        湖北省麻城市职业技术教育集团(湖北 麻城438300)
        摘要:在中专教育中,《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汽修、机械以及机电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效果,关系到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质量。很多中专学生,电学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学生听理论的时候,如同听天书,所以感到课堂无聊,没有听课兴趣,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反感学习,抵触学习。为了改变这一问题,应寻求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本文将以中专《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为例,分析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办法。
关键词:中专教育;《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现状;有效课堂

        前言:当代教育,不能用过去的方式,应打造充满活力、富有张力、带有磁性的现代课堂。学生成长中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场所,是师生交流平台,是联系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作为一门同时兼顾实践性与理论性的课程,有着比较复杂的内容。在多年实践中,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被动学习,教师不可以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学习。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学习,改良和调整教学方式,体现以生为本追求,获得更好的教育质量。
一、合理设计课堂科学导入教学
        不论是什么阶段的教育,学生面对感兴趣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端正态度,认真听讲和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让学生对学习《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产生想法和欲望。正因如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堂导入设计工作。新课开始离不开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主动学习知识。教学期间,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步骤和环节[1]。认真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一)导入实验
        电磁感应知识点的讲解中,磁生电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如果教师只是重复性的讲解理论,学生就无法顺利理解电磁感应知识。电磁感应实验,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尝试进行电磁感应,使用闭合线圈回路接入电流表,在磁铁离开和靠近电路的时候学生就能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转动,这意味着此时有电流出现。学生用这样的方式直观观察磁生电过程,能够掌握电磁感应知识。
(二)导入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讲解新课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师生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用PPT演示灯泡发光的时候,使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此时灯泡会灭,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短路。此时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视频,说出短路现象。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类比讲解具象化知识
        因为电学知识非常抽象和复杂,所以学生经常会陷入无法理解知识点的问题。比如在电流产生的讲解中,学生很难理解电位知识点。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使用水位对比讲解[2]。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留意和水流动情况。学生观察中发现,河水流动速度并不稳定,有的地方河水流动的比较慢,有些地方河水流动的却很快,甚至有的地方看起来河水好像没有流动,这个现象和水往低处流有关。河水遇到较大的地势高度差,就会产生水流得快的视觉感,在地势高度差比较小的时候水流速度就会显得慢一些,没有地势高度差的地方看起来就好像没有流动。教师用这样的方法引出电位差概念。电流产生条件为,导体两端有电位差。使用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案例引导,具体化抽象概念,就能让学生清楚理解知识,建立深刻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三、现代化教学降低知识学习难度
        很多中专生在学习《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时候都表示,内容抽象,理解困难。教师如果使用单调的方法,生硬的灌输文字知识,学生往往做不到充分理解。使用直观化的方法呈现知识,降低知识点理解难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水平[3]。多媒体技术集合了声音、文字和图像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形象直观的特征。学生被牢牢吸引,充满兴趣,降低了教学难度。原本静态的知识变成了动态内容,抽象的知识变得十分直观。教学难点的处理中,教师需要合理使用PPT,学生直观观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四、多样化解题开发思维活力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样化的手段教学,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讲解中,教师先讲解简单方式,不论什么节点,流入节点电流的和,都等于流出节点电流的和。将节点各条支路电流连到一起,相加流入电流,最后相加流出电流,然后列等式。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可以用第二种手段,电路任何节点各条支路的电流代数和等于零。可以先选择一个作为参考,假设流入节点电流为正,则流出节点电流为负,相加等零。
        通过对这两种不同方法对比可以看到,两种方法等式有着相同的本质,二者可以相互进行转化。学生只需要举一反三,就能使用不同方法展现相同知识点。学会思考,提升逻辑思维活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问题解决技巧。
五、突出重心
        电学知识有很多重要的概念,讲解的时候不能过多纠缠不重要且理解困难的内容,应当捋顺思路,突出重点,不能浪费时间。应立足实际,合理选择,重点讲解通俗易懂且画龙点睛内容。比如电动势知识点中,电动势、非电场力、电场等,学生理解比较模糊。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电动势在电源内部存在,以及重点讲解电动势、电位、电压区别。突出重心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
结语:《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特点,学科教育要求,用合适的方法与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兴趣。教师任务为使用多样化手段教学,让学生保持最佳状态学习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学习环境与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兴忠.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43.
[2]骆海艳.《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09):101-102.
[3]薛小海.微视频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