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数学文化的试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卢新
[导读] 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数学教学时,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努力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文化内涵,不能忽略数学的文化价值.

        卢新
        浙江省永嘉县枫林镇中学    325112
        摘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数学教学时,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努力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文化内涵,不能忽略数学的文化价值.
        关键字:数学文化;选题背景;试题分析;教学启示
        数学文化包括:数学与哲学、美学、文学、数学史、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关联.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方兴未艾,新课标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置于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有更多的体现.在试卷的命制过程中,是个不错的选题材料.
一、源于生活的数学试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又回归到生活,数学课程也不例外.从数学文化角度观察中考试题,还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关注它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否反映学生的客观世界.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生活素材.使这些生活素材成为选题的原始材料,使命制的题目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文魅力.激发学生亲近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能力.
1.2017年温州中考数学试卷第16题
小明家的洗手盆上装有一种抬启式水龙头(如图1),完全开启后,水流路线呈抛物线,把手端点A,出水口B和落水点C恰好在同一直线上,点A至出水管BD的距离为12cm,洗手盆及水龙头的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现用高10.2cm的圆柱型水杯去接水,若水流所在抛物线经过点D和杯子上底面中心E,则点E到洗手盆内侧的距离EH为________cm.[来
二、以数学史为背景
        数学史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数学肖像,数学家的简介,数学知识与概念的历史发展介绍,历史命题;另一类是基于数学史上的问题和概念进行改编,或重构历史发展顺序以适应现代的数学.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以数学史为背景来体现数学文化的试题不时出现,都比较集中在某个知识点,材料的来源国内外均有,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命题者通过设计相关历史背景,表明数学的文化价值观,结合教育考试发挥情感教育目标的功能,这对指导教师去注重学生培养感受“数学文化”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数学史素材主要出现在几何领域,特别是勾股定理,如中国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的勾股边数,赵爽铉图,外国的欧几里得证明图,希波克拉底弓月形.另外随着数学的发展,对代数中的一些定理,通过图形的演变来证明,也就是说代数问题几何化这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1.2017年温州中考数学试卷第10题
 我们把1,1,2,3,5,8,13,21,…这组数称为斐波那契数列,为了进一步研究,依次以这列数为半径作90°圆弧,,,…得到斐波那契螺旋线,然后顺次连结,,,…得到螺旋折线(如图),已知点(0,1),(-1,0),(0,-1),则该折线上的点的坐标为(     )
    A.(-6,24)        B.(-6,25)  
    C.(-5,24)     D.(-5,25)
2.2018年温州中考数学试卷第10题
    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恒等式.后人借助这种分割方法所得的图形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矩形由两个这样的图形拼成,若a=3,b=4,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
A.20            B.24       C.    D.
三、数学与游戏
         数学游戏可以说是一种智力游戏的,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数学问题置于游戏中,让人们感受数学游戏过程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及思想.对初中生来说,纯粹的数学学习是比较消耗脑力且枯燥,而且学生较难体会到深奥的数学中所蕴含的趣味.所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叠、拼剪等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
1.一元一次方程在古文中的应用
《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的问题:今有人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为几何?意思是:几个人一起去购买鸡,如果每人出九钱,则多了十一钱:如果每人出六钱,则少了十六钱.问人数是多少(        )
        A.6          B.7            C. 8            D. 9
四、以七巧板为背景命制试题举例                                 
        对七巧板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一来可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历史内涵和数学文化价值,二来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几个重要的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有过七巧板的经验,他们并不陌生.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 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也可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桥、房等.
①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游戏,小红利用七巧
板(如图 1)拼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如图2),
其内恰有一个空平行四边形EFGH,EFGH的面积的
为4cm2,则ABCD的面积为_______ cm2.
        平行四边形是平面几何中的一种重要图形,图形简单,学生熟悉.求解面积有两种常见方法(公式法和割补法),本题也可运用面积间的关系进行整体求解,同时该拼图中出现的内外平行四边形恰巧相似,细心观察的学生可以获得优解.
②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 ,如图是由七巧板中的四块
 组合拼接后的迷宫,小明在A出要到出口P处有3条路径,分别是①A→E→D→P;
②A→B→F→P;③A→B→O→C→P,则最短的路径是      .(填①,②,③)
五、学习数学文化给我们教学的启示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努力挖掘数学文化。把初中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格,具有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使他们在学会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文化教育,培养和发展他们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力,使他们既能够批判地思辨,又能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既能灵活地驾驭语言,又具有应用意识和创造精神.
参考文献:
1.浙教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近几年温州中考数学试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