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林玉珍
[导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呢?

        林玉珍
        福建省闽清县云龙乡昙溪小学 350803
        温儒敏教授指出,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其课程内容目标线索清晰,各个年级单元教学要点清楚,教学梯度分明。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呢?
        一、什么是语文要素
        从字面上来看,“语文要素”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必要元素。从内容来看:字、词、句、篇中包含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书写、阅读、写作、审美和口语交际等丰富的语文能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二、“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落实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本单元要掌握的“语文要素”,这大大解决了我们一线老师面对教材到底要教什么和学生具体学什么的难题。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老师如何保障“语文要素”有效实施?学生又如何掌握各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活动该如何开展?“语文要素”是贯穿部编教材的主线。本文以统编语文五年级语文为例,谈谈我对“语文要素”在课堂落实中的看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第十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小学阶段首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学生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就可以减轻其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容易些。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先从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学起,再到原装节选,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顺序。文本除了《草船借箭》是根据原著相关内容改写的以外,其他三篇都是原著节选,有些语句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我们老师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古典名著中的一些难理解的语句,只要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大概猜出意思即可,不需要细究,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所有的语句。对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文学价值等,在这一阶段也不要作深入解读。能读下去是就行,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景阳冈》课后的“资料袋”提供了原著的相关介绍。老师就可让学生借助资料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走近古典名著,感受它们的魅力所在。如此学生就对武松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此外,老师还可以适度结合相关的影视资源,也可以创设多种方式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如讲故事、演课本剧等,让阅读古典名著变得更有趣味。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对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作了归纳和小结,让学生对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有了系统的掌握。“词句段运用”的内容安排一方面让学生回忆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语句意思的经验,巩固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猜人物”的活动,再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的中国古典名著,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从中认识经典人物,品味精彩故事,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全面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从而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的语文要素。
        (二)培养学习能力,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第十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单元主要目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本单元课文中鲜活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知道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
        其实,四年级教材就安排过两个语文要素,“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五年级上册教材还安排了“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语文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人的方法,即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细致描写,来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围绕上述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本单元安排了《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两篇精读课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两篇习作例文,以及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其间穿插安排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协同一致地指向提升学生“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习作能力。
        《人物描写一组》一课由小说《小兵张嘎》《骆驼样子》《儒林外史》节选的三个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片段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小嘎子的机灵和富有心机;《骆驼祥子》片段主要通过外貌描写,表现祥子的身体强健的特点;《儒林外史》片段主要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严监生的极度吝啬的守财奴形象。三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而《刷子李》这一文通过描写主人公刷子李的动作、外貌、语言,以及徒弟曹小三的举止和心理活动,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这就让学生明白表现主要人物特点的方法除了可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动、外貌、神态、心理等,还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来衬托主要人物的特点。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交流平台”主要分析了“如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帮助学生联系以往的学习重点,梳理、总结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让学生观察一位同学在课间的表现,尝试运用学过的写人的方法进行练写。第二项,让学生思考家人的特点,并列出能表现这些特点的典型事例。教材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方法的认识,体会其表达效果,为单元习作的撰写作好准备。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从不同的角度示范了写人的方法,并以批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学习运用例文写人的方法,单元习作引导学生选择典型事例,通过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要以培养学生写人的能力为主线安排各部分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和其它单元的教学不同,要以“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作为主要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在精读课文部分,要引导学生体会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在“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部分,要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总结、梳理出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练写;在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部分,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和批注,加深对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的体会,再通过单元习作加以灵活运用写人的方法。
        第二,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应集中指向培养习作能力,要重点围绕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本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聚焦在指导习作能力方面,主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选取的典型事例,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语句中感受人物的特点,发现、提炼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小结: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话:“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虽然这是古老的一句话,但是放到现代教育中依然是一条黄金法则。语文学习不是简单枯燥的知识传递与能力训练,要落实各单元的语文要素,还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设置,让语文学习摆脱枯燥的刻板印象,成为一种充满情趣的审美过程。让“语文要素”在学生心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