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陆仙慧
[导读] 国家对教育事业愈加重视,并且要求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为宗旨进行教学。

        陆仙慧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   663300
        摘要:国家对教育事业愈加重视,并且要求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为宗旨进行教学。初中地理作为基础性学科,需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即人类地理协调观、地理辩证思维、地域环境认知以及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地图是地理学科中的重点要素,可以直观展现地理知识、地理特点以及变化规律等,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地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学生;读图能力;培养
引言:地理是基础性学科,地理图片作为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因素,在初中地理课本中的出现率极高,并且这些图片由于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地理信息,通过对图片的学习可以快速掌握地理的知识内容,所以地理图片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图片学习为重要的教学途径,应用多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对初中学生培养地理读图能力的目的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地理知识中有理论性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但还有诸多的地理知识是通过图片表达出来,在地理图片中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中的地形地貌、地域特点、人口分布等知识有更加形象的了解。另外,学生在学习其他地理知识时可以通过图片掌握,能够显著提升地理知识掌握水平,也激发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1]。另外,由于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增长迅速,人民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以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旅行可以查看地图以辨认方向等。因此,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措施
2.1加深图例记忆
        在地理课程中的地图中,图例是地图的根本性要点,可以全面地展示地图的信息,学生在观看地图时可以通过图例掌握地图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学生在掌握图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地图对外界信息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对图例进行重点记忆,通过图例记忆能够明白地图大意,之后才能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产生帮助作用[2]。


2.2寻找地图关键点
        在对学生的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地理图形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寻找地图中的关键要素,并根据这个中心点的相关地理知识对图形中的其他地理知识进行剖析,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并且在日后的学习中通过寻找关键点可以                                 有对地理知识有良好的突破,同时利用寻找地图关键点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辩证能力,所以对于地理图形习题可以迎刃而解。
2.3观察地图形状法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辨地理图形的形状,再结合生活实践以及理论知识提升读图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轮廓,在与学生交流后做出论述,既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讨论,还能在总结论述中引导学生思考在交流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认真听讲,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例如学生普遍了解中国地图的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简单的歌谣对中国地图加深记忆,例如“中国地图似雄鸡,雄鸡独立喔喔啼。新疆西藏是鸡尾,青甘宁川重庆依。”讲的是新疆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像雄鸡的鸡尾一样,旁边分别依靠着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在应用地图形状记忆法以及可以加深记忆的歌谣,学生就可以轻松掌握中国地图的形状以及分布,并且在观察中国地图时,会认为这是一种较为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以此会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2.4对比总结法
        在学习地图的过程中,将图形进行对比后再总结知识点,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另一方式,例如两张地图中,学生可以首先观察相似或相同的知识点,之后在比较两张地图的区别,在对比中将地理知识有效地掌握[3]。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根据图形基本了解河流、湖泊的分布情况,并通过教学明确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等的概念,能够根据地图剖析出我国的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图形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则叫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是外流区,反之是内流区。通过图形对比,学生了解到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以及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等知识,并且通过观察并剖析图形总结出外流区由于受到夏季风影响,整体降水概率较大、水量较多,内流河的流域则相反。
        结语: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明确读图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并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以此让学生掌握到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候海玉.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8(9)
[2]巴珍.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西藏科技,2018(06)
[3]傅勇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