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概念,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域下单元概念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黄辉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
        黄辉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辩证些客观的科学素养。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为主题,以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分析历史课堂单元概念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概念解读;方法分析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人文情怀的渗透,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历史作为培育学生唯物史观和爱国情怀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单元模块设计的重要价值。

         一、确定三维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本身就是课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历史单元的发展方向,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来明确课堂的主题,为后续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更为多元化的现代课堂。这里所说的时空观念,主要强调的是历史事实与时空的结合,学生需要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充分结合到一起,将它们放在同一个框架中进行思考,总结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本质。而史料实证,主要指的是那些被论证真实的历史材料,能够展现出历史的真实面貌,也是观点论证的重要参考,能够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判断历史事件。而历史理解,强调的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和提炼,把重点放在了学生个人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上。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概念的内涵,就必须要让学生具备了解之同情这一态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设身处地的感受历史的变迁,作出客观且辩证的判断。三维目标的设定,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概念的起源。例如,在学习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不能只是让学生把视野局限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上,而是要让学生从时空观念出发,了解鉴真东渡路线图和唐朝对外交流的商务路线图。同时,教师也应当从历史理解的角度出发,展现出唐朝与日本和印度等国的友好交往事实。在史料实证阶段,要对学生展示出唐朝时期各国交往的图片或者是出土文物,佐证唐朝彼时的开放程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感受到大唐盛世,也可以让学生从主观的角度受到思想上的激发和引导[1]。

         二、构建立体课堂

        尽管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了解大量的基本事实,但这些概念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注入个人的情感对其进行解读,所以,教师也需要构建立体课堂,要引导学生打造更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单元导读,让学生初步掌握单元概念所处的时代,感受时代的主题,然后再为他们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和好感。同时,教师应当通过人物拓展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纵观历史课程的建设情况,当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了解越深入的时候,他们对历史人物的感知也会变得更为丰富,学生也会不自觉的受到历史人物的影响。在这里,教师就可以把单元的主题概念与历史人物充分结合到一起,为学生讲解这一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学生本身就喜欢听故事,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也会变得更加集中[2]。另外,教师也应当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和诉求,让学生搜集不同的历史材料整理成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班内展示出来,并阐述自己观察之后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陈述进行总结和升华,这样也可以感知到学生个人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会变得更加稳定。

         三、通过课例解读课题

        当教师确定好单元主题,明确不同维度的发展目标以及课程类型的时候,教师就应当推动教学方案的落实。在这里,不同的教师应当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明确各人分工,精心设计课题的教学方案和规划,然后以课例为载体,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重点难题,然后展开多元化的教研讨论,同备课组的教师应当展开交流,把具有共性的难题当作重点讨论对象,提出解决的方案。例如,在学习与唐朝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单元人物拓展,以武则天为核心,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武则天这一人物的政治形象。具体来讲,教师应当先为学生解读武则天这一姓名的由来,并介绍武则天的基本特征,例如史书上的记载,文物佐证以及入宫的一系列经历等等,重点为学生介绍武则天议掌权的经历,例如二圣临朝,垂帘听政,称帝建国等等,当学生倾听完毕之后,在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认为武则天是否是一位明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又或者,在学习与隋唐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唐朝历史文物的学习上,为学生分配实践任务,引导学生搜集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物图片,并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思考,在这里,学生可以把文物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模仿制作,打印临摹,类似品替代等等,把文物的历史发展脉络讲述出来,而学生在探索的时候,不仅可以感受到先辈的过人智慧,同时也会受到文物自身的熏陶,他们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感和钦佩感。无论是古代的钱币,还是唐代丝织品,亦或是鉴真佛像,都代表着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当不同小组的学生展示完毕之后,教师就应当请组长发表对实践活动的感想和看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反思自己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初中历史单元概念教学的优化设计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应有之策,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三维目标的设计,立体课程的优化,课例实践的延伸,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初中历史单元概念教学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初中历史的基本内容,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时间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善柱, 林风. 落实核心素养须守住"源头活水"——核心素养视阈下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9, 000(001):52-54.
[2] 朱志江.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科学素养培育:"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为例[J]. 化学教学, 20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