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借助古诗词培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林全英
[导读]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
        林全英
        广西河池市合浦县沙田镇东风小学  536123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诗歌,更是占据了古代文学的半边天,参与写作人数众多,有着非常丰富广泛的题材,诗歌艺术高超,在世界文化史中,中国古代诗歌堪称绝妙。中国古诗有着非常清新的意境,深刻的含义,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旋律等等,可是说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涵盖较多的中国古诗,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古代诗歌的教学渗透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培养学生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培养
        语文是一门富有思想和灵气的学科,这门学科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自古以来在很大的程度上代替了其他学科的功能,肩负着语言、情感、生活、科技、天文、地理、哲学等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逐渐被细化之后,语文也从古老的兼数职于一身的角色中分离出来,即从一种人类教育的整体思维观念中变成了一门带有具体化色彩的学科。然而古代的诗词中仍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质,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古诗词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古诗词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本人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理念,对此展开探讨。
        
         一、借助古诗词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情感
        家乡,一直是每个人回归的主题。俗话说:“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有首众所皆知的诗歌叫做《静夜思》。诗歌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久别故乡,远在他乡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反复吟唱这些千古流传的佳句,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示儿》这首古诗的时候,诗句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心中想的念的依然是祖国,希望祖国能够早日和平统一,诗歌没有让后人如何怀念自己,而是要后人将祖国统一告知自己,从中可以看出陆游的爱国之心,十分感人。教师不一定总是按照书本上的诗歌进行教学,可以适当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或者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些体现爱国主义情感的诗歌。借助于诗歌文本知识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借助古诗词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之情
        唐代大诗人李绅有首非常著名的诗歌《锄禾》,诗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诗句中可以透露出诗人对劳动人们深切的同情和对劳动者的敬重。在对这些诗句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句中的深刻含义进行体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从而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许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情感不应该包括热爱劳动人们的教育,其实不然,热爱人民也是热爱祖国的至深表现。我国开国领袖主席毛泽同志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从中可以看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些劳动人们身上,透露出较多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学习让他们热爱劳动,这是最为基本的道德品质。


         三、借助古诗词引导学生进行友情的情感体验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在学校中不断与各类朋友相处,通过相应的古诗词学习,能帮助学生们较好地认识到友谊的可贵之处。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借助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学习,引导学生接受相应的友情教育。
        比如,李白曾经写过一首歌颂友情的诗歌《赠汪伦》。诗中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诗句进行充分的感知,同时结合作者写诗时候发生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感悟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对朋友之间的感情进行珍惜。
         四、借助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
        当今的社会现状中,随着人类工业不断发展的趋势,对自然的破坏也愈加严重,要想在未来能够有所改善,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时多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人类与各类动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当中,二动物的生存状态,更体现出我们的生活态度。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动物的诗句非常多。比如,在孟浩然的诗歌《春晓》中,有这样一句诗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自然中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欢叫声,从中可以看出春天到来之时,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杜甫的诗歌《绝句》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自然中黄鹂的鸣叫和白鹭的飞翔,从而构成了一派生机,从而较好地看出自然环境的优美。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美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诗句进行学习,不但可以较为直观地展示出优美的诗、画,而且具有很好的教育性。
        比如,李白诗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优美的瀑布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通过诗文,我们可以想象出李白生活年代的水资源是何其丰富。在对这样的诗歌、图画进行赞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反思:假如我们生活的地球没有了水,还会有如此漂亮的瀑布吗?从而引导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学的探索空间是无穷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学往往就是一种创作,只要乐于尝试,一定能创作出独特的教学作品,一定能够打造一片新的天地。教学的创新永远是一个崭新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文素养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教学探索的空间永无止境,每一小点与众不同的构思都是一片新的天地。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由于面对的是一群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在考虑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教学其实具有较强的挑战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对于诗歌教学不仅仅表现在审美性方面,还表现在文化、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在引导学生对这些古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借助于相应的诗句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感染,从而自主接受中华文化传统教育,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华东. 浅议如何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J]. 读写算:教师版, 2015, 000(002):114-114.
        [2]高翠. 谈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J]. 好家长, 2015, 000(015):P.47-47.
        [3]姜翠珍.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J]. 文理导航(下旬), 2014(18):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